70万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是我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1958年被运往新建的中国科技大学供教学使用。而那台250万伏质子静电加速器至今还在这座楼中。
在建成250万伏静电加速器之后,这台70万伏加速器移至中国科技大学用于教学实验。再后迁至合肥,成为科大校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图为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在讲述中国第一台加速器的来历
“中国核物理科学奠基人聚集于此”
“在近代物理所没有什么所训、口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吃馒头,先种麦子’。”在此工作了20年的中科院院士叶铭汉是钱三强的学生。他说,当时物理所就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
1952年,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办所方针:“以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
后来调整机构,研究所内成立了四个大组:一组为实验核物理组,组长赵忠尧;二组为放射化学组,组长杨承宗;三组为宇宙线组,组长王淦昌;四组为理论组,组长彭桓武。第一大组下又设加速器组、探测器组、电子学组、核乳胶和云室组共四个小组。初步勾勒了核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1953年,中科院决定将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名为物理研究所。物理所刚搬来新大楼时,为了保密起见,对外统称“918信箱”。
事业初建,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极其困难。科研人员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动手研制仪器设备,开始建立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实验技术,在宇宙线、粒子探测器、加速器、核电子学、理论核物理等领域逐渐发展。
筹建初期,钱三强四处招揽人才,从清华调来了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从浙江大学调来了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等。彭、王就如同钱三强的左膀右臂,理论、实验比翼双飞。
物理所陆续吸引了多批海归,新中国的呼唤,让他们纷纷回国,义无反顾。钱三强还从国内邀请一批年轻的物理学工作者来所,包括于敏、黄祖洽、王树芬、李德平、叶铭汉等。
在这五层楼的房子里,一时群贤毕至,阵容强大,中国核物理科学主要奠基人聚集于此。
钱三强就是中国发展原子能研究这盘大棋的总策划。“他布局分工很全面,王淦昌搞实验物理,彭桓武搞理论物理,黄祖洽和于敏搞氢弹。他考虑周到,从理论设计到工程应用、原料化工、电子控制,没有短板,都配齐了,而且每一步都走得很合适。”叶铭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