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疑,马伟明说:“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能做到中国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经过10年艰苦攻关,他和团队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发电机系统,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接力攻关,步步跨越。他们马不停蹄,集中力量,向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发起全面冲击。历经6年成功研制的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
20多年过去了,这个团队三代科研人员接力攻关,积累了一系列原创成果,从量的积累逐步实现质的突破。他们在研发世界首台交直流发电机、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等核心技术时,始终横下一条心紧盯世界上的“唯一性”,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们连续用多个首创的雄厚实力,牢牢确立了我国在舰船发供电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着眼部队急需,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贡献率
走进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一楼,仿佛进入了舰艇电机的展览大厅。近千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密布着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交直流集成式双绕组发电机系统、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
它们中的任何一台,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放眼万里海疆,海军主战舰艇的发供电系统,基本上由这个团队研制!
“固有振荡”是电力系统的杀手,振荡指标超过临界点,会造成整个动力系统的瘫痪。对于舰船尤其是潜艇来说,动力系统一旦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困扰世界舰艇动力发展的“心脏病”问题,更是一个制约中国舰艇制造的难题。壮志在胸的马伟明带领着一个仅有5人的研究小组踏上了攻关征途。
测量,记录,分析,几十万组的数据,难以计数的示波器图形,试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一间由洗脸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他们综合运用电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建立起十二相发电机及其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最终找到有效消除这种振荡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个世界性难题。
马伟明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只要是部队急需的项目,再大的风险也要去闯,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再重的担子也要去挑!
那年,一艘刚服役不久的某型潜艇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设计方进行调查后,断定是制造方的工艺问题,而制造方则认为根子出在设计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