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创新,将西方金属时代的军事变革推向了顶点,那么,二战后美国军队持续不断的改革,使其在新的军事变革浪潮中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巩固和保持了一超独霸的地位。
冷战结束之时,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军事超级强国。然而,在越战中深陷泥潭的切肤之痛,迫使美军进行大规模改革,以保持在冷战中赢得军事优势。
1991年的海湾战争,标致着人类历史上新战争形态的出现。
资料图:1991年美军从沙特基地发射火箭袭击伊拉克目标。新华社发
2003年,美国国防部发布“转型计划指南”,标志着美军军事转型的全面展开。
今天的转型为了明天的战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接连取得了海湾战争、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胜利。近年来,美国几乎没有间断它的全球军事行动和局部战争。从“非对称、非接触”到 “网路中心战”“空海一体战”“快速主导型作战”等,几乎每一仗中作战思想都有新的变化。美军也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军事能力,并确保美国的战略利益和霸权地位。
一古一今,中世纪拜占庭的千年不衰和冷战后美国的一超独霸,给我们两条深刻启迪:
一是必须把战时改革与平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战争是催生改革的“触发器”,尤其是败仗的“倒逼效应”更加显现。在远离战争的年代,人们往往安于现状,容易对军事改革的客观需求和可能性视而不见,而既成的权力和利益格局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也很难打破,改革的阻力常常大于改革的动力。和平时期的军事改革,更需要自我更新的忧患意识和勇敢主动的担当精神。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合境界。从近代中国来说,军事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只有到了快要亡国灭种了,才不得不自强图存、有所改革。而一旦感到安全安定了,改革就又慢下脚步,甚至停滞不前、偃旗息鼓。
无疑,军事改革的积极选择是在和平时期所采取的主动之举。谁能在没有直接战争背景的平时卓有成效地推进军事改革,谁就能在战时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必须把突破性改革与常态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军事改革是一种突破性变化,也是一种常态化行动,需要适时推出牵动全局的大举措、大动作,也需要在保持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个国家只有马不停蹄地进行军事改革创新,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