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一袋衬套9万美元!美军“天价零件”背后黑幕重重

环球时报 2024-04-26 09:41:47
A+ A-

美国军工复合体是个黑洞

外媒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空军“吹哨人”欧内斯特·菲茨杰拉德首次让公众广泛关注到五角大楼严重的军费挥霍问题。作为监督美国空军内部绩效工作的负责人,菲茨杰拉德举报了洛克希德公司C-5A运输机超支23亿美元的严重问题,并就此在美国国会上公开作证。此事引发了美国媒体和国会对美国军工集团长达十年的审查。但在时任总统尼克松的直接指示下,菲茨杰拉德丢掉了美国空军的饭碗。

报道称,五角大楼内部“吹哨人”的这些努力,并没能消除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洛克希德公司因经营不善面临困境,要求国会提供2.5亿美元的政府救助。该公司声称,如果国会拒绝提供这些贷款担保,将导致35个州失去3.4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削弱五角大楼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的能力。美国《纽约时报》的分析发现,所在州拥有洛克希德相关工厂的每个参议员都投票支持该交易,对洛克希德公司的救助拨款最终获得通过。

报道称,洛克希德公司此举开创了美国防务企业用工作岗位绑架国会的先例。此后美国各大军工巨头频繁用“影响工作岗位”要挟国会为五角大楼的天价武器项目开绿灯。最典型的就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确保麻烦不断的F-35隐形战斗机项目得以继续推进,“极其夸张地声称该项目将在46个州创造12.5万个就业岗位”。

美国“国家”网站注意到,如今美军装备费用的开支频繁升高,很大程度是军工复合体有意引导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主导下,美国防务公司掀起一股合并热潮,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诺斯罗普公司与格鲁曼公司合并,波音公司收购了麦道公司。按照当时五角大楼的说法,合并后规模更大的防务公司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管理费用,将为五角大楼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为此美国政府甚至还拨出专款对这些公司的管理层提供补贴。反对此举的前五角大楼官员劳伦斯·科尔布明确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合并能让美军的武器项目变得更便宜,成本不再超支或浪费减少。事实上,随后发生的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些合并行为的恶果——目前美国空军战斗机基本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垄断,轰炸机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美国海军的航母和驱逐舰建造大单则由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瓜分。在这种缺乏竞争的垄断环境下,五角大楼无法与军工巨头议价,导致武器采购成本上升。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