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3日消息,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6月23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第二十八次会议作2016年中央决算报告。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报告了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一份是记录政府真实收支的财政报告,一份是监督政府花钱的审计报告,两大报告“数”里行间,折射出中央财政如何助力转型路上的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赤字1.4万亿元: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
决算报告显示,2016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73680.68亿元,支出总量87680.68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与上年11200亿元赤字相比,2016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凸显积极政策的加力增效。
以税收之减助力实体经济轻装前行,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一大形式。决算报告显示,2016年中央税收收入65669.04亿元,仅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5%,相对全面营改增后调整的预算安排则是负增长。其中,营改增全年实现减税5736亿元,实施普遍性降费为企业和个人减负460多亿元。
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另一形式是增加开支。2016年,中央预算加大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审计报告认为,一大亮点是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其中全面脱贫攻坚,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超过600亿元;深化创新驱动,中央本级科技、教育支出分别增长8.4%、6.6%。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央本级医疗、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7.9%、5.1%,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提高,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七成支出转地方:转移支付管理仍待加强
决算报告显示,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9400.70亿元。其中:税收返还6826.84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31864.9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0708.93亿元。
这意味着,2016年中央支出总量中,实际有近6万亿元转给了地方,占比约七成。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稳定央地财力格局,是当下财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审计报告提出,目前看,转移支付管理还不完全适应改革要求,应从四方面加强。
——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界限还不够明晰。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7大类90个子项中,仍有66个具有指定用途。
——专项转移支付退出机制还不健全。如去年上报的94个专项转移支付中,84个未明确实施期限或退出条件;部分专项清理整合不到位,仍按原渠道、原办法分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