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8月7日电题:舟曲回访手记:一碗豆腐知冷暖
新华社记者张钦
"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热豆腐吧!"
在"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7年之后,记者再访舟曲。清晨起床,闻香而动。小城的一天,是从一碗热豆腐开始的。
这热豆腐又分软豆腐和硬豆腐。软豆腐其实是一碗泼了辣子的豆花,吃一口爽滑可口,豆味十足。硬豆腐则是泼了辣子的豆腐块,据说口感更佳,记者还未吃到,因为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据说,舟曲的热豆腐口感独特,是因为加工时要用当地的泉水。在舟曲县城的南街口上,有个热豆腐摊子,名气很大。老板李永平几乎每天都要爬山好几趟,每趟走三四里山路去背泉水。舟曲人称这眼山泉的水为"硝水"。
舟曲有着与济南一样的美称:泉城。相传舟曲县城有99眼泉,比济南还多。如今,县城还有10多眼泉,最大的泉叫莲花池。如今这里泉水涌动,不时可见百姓打水、洗菜。
泉城、热豆腐、众多的山货与市井味十足的生活场景,是舟曲的"本色"。7年前,舟曲人的惯常生活却被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打破。而世界知道舟曲,也是因为泥石流。
2010年8月8日,一场特大暴雨之后,180万立方米黏性泥石流从舟曲县城北部的三眼峪、罗家峪涌出,堵塞白龙江上的瓦厂桥形成堰塞体,水位急剧上涨,淤泥抬升河道,江水倒灌进城,县城邻江繁华街道顿成汪洋。许多鲜活的生命被突如其来的灾害吞噬。
在灾区,处处是生离死别、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谁还有心思惦记舌尖上的体验?灾后最初几天,舟曲县城因泥石路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体而交通不畅。当时,记者对舟曲印象最深的食物是煮洋芋。那是一个小如拳头的洋芋,有的还发涩。
7年后,舟曲重生。山货琳琅满目,市井气息如故。县城更加繁华喧闹。
李永平一家起早贪黑,奋斗7年,除了打理好自家原本就有的小院,又在南街口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楼房。新房位于15层,下临白龙江,视野比较开阔。李永平忙完生意,习惯在阳台静坐,清泉煮茶,临窗而望。这是他一天最惬意的时刻。
7年来,舟曲人更加珍爱生命,珍惜亲人,热爱生活。可是,经受大灾的人们要从巨大的创伤中抚平伤痛继续前行,这得有多么艰难,得有多么坚韧啊!记者走访多个舟曲家庭,他们有的做生意、开店,有的安享晚年,有的重新成家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