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8月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47年5月1日,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里,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新中国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今天(8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将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呼和塔拉的主会场隆重开幕。
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守望相助,各项事业显著发展,在祖国正北方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7月中旬起,已陆续推出《守望相助七十载,壮美亮丽内蒙古》十四集系列报道,从经济、生态、民生、法治、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等方面讲述内蒙古的发展巨变。今天请听综述篇,《七十年砥砺再奋蹄》。
从地图上看,内蒙古如同一匹急驰的骏马,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风从草原来,七十年前内蒙古一马当先,成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起点。
大兴安岭脚下,有一个名叫“王爷庙”的地方。然而从1947年5月1日起,这里有了一个新名字乌兰浩特,意思是“红色的城”。5月1日晚上7点,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庄严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为大会做警卫工作的乌力吉图回忆,当时他甚至都忘了自己还在站岗,和代表们一起鼓掌呐喊,“选举产生以后,大家都起立、鼓掌,这边喊着共产党万岁,那边喊着各民族团结万岁。很激动,像过个节日似的,重要的节日似的。”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王爷”不见了,“人民”站起来了。七十年砥砺奋进,内蒙古的每一步发展,凝结着草原人民的心血,也镌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守望相助。
1959年9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一时间,“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电影《草原晨曲》的主题歌传遍神州,八万多职工告别家乡,“把青春献给包钢”。
已近90岁的原包钢经理张国忠也是那批年轻人中的一个,离开了工作生活十年的鞍山来到包头,“他乡”从此便成了“故乡”。没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工业的先例、只有“手无寸铁”的落后工业基础,但张国忠们头顶蓝天、脚踏沙原,硬是让草原钢城平地而起,“(当时)内蒙古草原手无寸铁,要有一个钢铁公司,这就说明我们是第一家企业,没有感到苦,心情还挺愉快。”
如今,草原的“工业长子”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包钢轨梁厂总工程师梁正伟介绍,新时代的“骏马”——“中国高铁”,有四成的钢轨都出自包钢的车间,“我们的高铁,高纯净度、高平直度、高尺寸精度、高耐用性。助力我们钢轨从(每小时)60公里一直提到160公里,甚至200、350,乃至更高的4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