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例行新闻发言通报IPO企业现场检查情况:2017年上半年共对35家IPO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未严格执行会计政策、部分业务会计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招股说明书部分信息披露口径前后不一致、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现金使用不规范、会计凭证编制不规范、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等问题。证监会已通过反馈意见函形式告知并督促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予以整改、落实。
应该对证监会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之举点赞,因为这不仅体现证监会对IPO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源头上扎紧IPO企业企图蒙混过关的“口袋”、从根本上实现监管关口前移的监管新思路;且更是提高IPO企业质量、确保IPO企业能否顺利过会的最后一道关口。
显然,证监会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既是监管创新之举,更是确保IPO质量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从证监会对IPO企业现场检查发布的八大问题看,每一个问题都事关重大,既关系到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假,也关系到企业IPO关联信息可靠程度,更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完善及企业经营抗风险能力的强弱。
一句话,所有问题都直接涉及到企业的经营品行及能否符合上市融资的条件,这个关口如果没有把好,让存在问题、品行不端的企业IPO蒙混过关,则是对资本市场的极大伤害,更是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极端不负责任。
就证监会此次现场检查的35家IPO企业看,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的企业2家主动移送给了证监会稽查部门,还有13家企业主动提交了撤回申请,也肯定是因为存在问题怕通不过IPO才不得已主动撤回;另对部分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项处理,这从侧面反映我国IPO企业总体质量并不令人乐观,证监会要把住上市公司质量关,对IPO企业现场检查必不可少;而且,应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监管方式一以贯之,且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绝对不能随意中断。
笔者以为,将IPO企业现场检查常态化具有重大金融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监管工作要求,促进IPO严监管常态化,并将监管覆盖IPO企业全程。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促进更多的资源优化配置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领域,持续增强首发企业监管力度,加强在审企业问题线索发现和查处,为提高IPO企业整体质量创造条件。
其次,可为中国资本市场输入高质量、有发展潜力、能为广大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新鲜血液”,为优化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生态奠定坚实基础。因为通过对IPO企业现场检查,既可督促企业按上市要求规范完善相关财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建立严密的风险内控机制,确保其通过IPO企业的健康性、可持续发展性,让广大投资者分享更多上市企业成长的红利;同时又可将一些品德不端、业绩造假、企图在IPO上蒙混过关的企业予以当场棒杀,消除其进入资本市场“圈钱”的任何契机,可充分发挥监管当局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守门人”作用,避免广大投资者再陷过去那种上市企业良莠不齐导致的资本市场不稳和财富受损现象再发生。
最后,持续不断地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可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为规范IPO企业各种经营行为起到有效督促作用。而且还可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更好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资本市场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稳定。(本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