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制造业PMI为51.7,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且连续13个月在荣枯线上方。“8月经济数据微幅反弹,这几天有点熄火的新周期讨论可能又要‘喧闹’。尤其8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反弹至65.3%,通胀因素对债市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投资者对8月经济数据证伪“新周期”并推动债市反弹的期望落空,但目前央行也不存在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短期市场的焦点仍集中于资金面和监管动向,在缺乏确定性利好的情况下,债市很可能陷入“拉锯战”,短期机会在于资金面的边际趋松和风险偏好的回落。
PMI向好再掀新周期讨论
周四,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制造业PMI为51.7,高于预期值51.3和前值51.4,且为年内次高点。
从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看,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出现回落,对PMI的超预期上升形成贡献的分项在于,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的回升。数据显示,8月生产指数为54.1%,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8月新订单指数为53.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增速有所加快,同时市场需求进一步改善,显示当前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8月PMI数据意外好于预期的情况下,关于经济“新周期”的讨论再度升温。
“经过六年多市场出清,叠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底部和起点上。新周期的核心是:产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剩者为王、企业盈利改善、银行不良率下降、资产负债表修复、为新一轮产能扩张蓄积能量。”方正证券任泽平点评8月PMI称。
九州证券邓海清则表示,“新周期论”属于“后知后觉”,目前经济处于高位震荡阶段。邓海清认为,此轮中国经济“周期归来”真正启动于2016年初,2017年全年经济温和复苏,目前中国经济动能的高峰渐现、经济处于高位震荡阶段,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都有失偏颇。
也有机构认为,8月PMI数据结构性不均衡,难掩经济下行压力,尤其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50%,未来如果非制造业PMI指标进一步下滑,将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如兴业研究指出,8月大企业PMI、建筑业PMI、新出口订单等传统的内外需指标均有所下降,但生产、新订单和进口却出现反弹。这些数据折射出企业或许为了应对采暖季环保限产而将生产计划提前,而地产、出口转为弱势,眼下景气恐怕透支未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