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军君
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大数据管理专委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互联网课题组联合编撰的《中国大数据应用蓝皮书2017》日前出版。该蓝皮书旨在描述当前中国大数据在相关行业及典型代表企业应用的状况,分析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根据当前大数据应用的实际情况,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研判。
本书认为,从应用的角度看,大数据并非一个全新的产业,而是与已有产业的融合,对已有模式的改造、升级和替代。制约大数据发展的往往不是大数据本身,而是大数据应用的行业和领域原本存在的问题,如行业管制、行政垄断、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因此,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发展,需要对不当的行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既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在8月26日举办的“《中国大数据应用蓝皮书2017》发布暨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上,相关专家达成共识:大数据应用或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路径。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大数据应用助力产业升级
从现实情况看,大数据现在有个很大的矛盾:数据产生了很多,应用得很少。即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还处在朦胧状态的、甚至还没有上路的应用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怎么将数据的互补性和集成效应利用起来。
不论是市场的数据,还是政府的数据,现在都没打通,打通之后也未必用得好。问题的关键是,得有一个框架——认清想解决什么问题,而且对该问题本身有很好的理解,从而形成一个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将数据装配到框架中一个合适位置,数据方才有意义。
数据开放了,有了数据源;有好的框架将数据装进去,解决了问题,这样就创造了价值。创造价值后就有人买单。创造价值,是大数据应用的根本。
大数据应用对于中国经济的推动,我很乐观,它或将成为中国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重要路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中国市场大。对于大数据应用而言,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从而保证了流量,保证了充分的实验“场地”。
二是中国配套能力强。发展大数据应用需要硬件,中国配套能力全世界最强。
三是中国的技术提升速度加快。中国产业规模扩张已经到了一定阶段,需要提升质量。现在面临数字要素、数据要素新机遇,或许我们提升质量的路径、方法将与发达国家过去经历的有很大不同,产生所谓的“后发优势”,就像有的人从来没用过固定电话,就直接使用智能手机了。中国正在经历的产业升级若将数字、大数据这些新兴生产要素加进来,借助更好的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