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团队针对吉林乃至东北经济发布30多万字的报告,建议“先发展轻工业、再推进重工业”。对此,一些人批评称,林“缺少常识”,“不懂东北”,发展轻工业是“把吉林推进火坑,将贻害百年”。
符合比较优势的工业化顺序必须是“先轻工业充分发酵才可以大力推进重工业”。因此林毅夫的报告强烈建议吉林“先发展轻工业、再大力推进重工业”,提出别再“加长避短”,而是应该“扬长补短”,建议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即建议发展轻纺、家电、电子。
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经济发展,也会造成经济扭曲,如何衡量两种效应的大小十分关键。这是一个实证问题,目前林毅夫尚未提出一套有力的工具,也是吉林报告饱受争议的一个关键原因。
反驳林毅夫的声音并非没有道理。产业工种熟练、气候适宜、物流便捷,比照这些适合发展轻工业的条件,东北并没有所谓的比较优势。
而抛开产业“硬件”本身,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需要的劳动力对于东北将是极大的挑战。这些年,与振兴东北一起登上热搜的便是人口流失,其中又以青年骨干的“出走”而备受关注。
有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流出人口为400万以上,用这一数据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曾在公开场合承认,东北流失的100多万人口中,高层的、管理层的或者生产线的骨干力量占了多数。
对有竞争力的劳动者来说,东北似乎缺少了竞争力。从提出东北振兴战略起,14年过去了,辽、吉、黑三省一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2.4%、5.9%、6.1%。尽管辽宁由负转正,相比民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仍相去甚远。
东北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内核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
缺乏市场内核的另一面无非就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泛权力化。一切公共领域,都在权力的支配和强大影响之下,不能按照该领域的规则来自主运转。
“投资不过山海关”抱怨的也不过如此。市场经济生存空间逼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分配和流动,受体制因素和历史传统影响太大,被效率更高的市场所惩罚在所难免。
东北经济,确实需要不破不立。问题的累计虽是由外而内,但回头解决问题却不可能再遵循同样的顺序。无论东北经济“加长避短”还是 “扬长补短”,不理顺市场经济内核,外在的产业结构都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而市场机制的顺利形成需要有个前提,即市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得到充分普及,这一点却是东北现存的最大弱势。破解振兴东北的最大争议也许不是外人争辩的产业结构,而是市场主体的意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