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结果。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对其变化不必过度解读
7月12日,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继5月末增速回落至个位数后,6月末,广义货币量(M2)增速创下新低,同比增长9.4%。同时,人民币信贷增长却超出市场预期。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4万亿元,创下近年来新高。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结果,要客观看待M2增速放缓。
降杠杆致M2增速放缓
自今年5月末,M2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之后,6月末,M2增速继续放缓,已经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运行,这一现象该如何看?
“这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阮健弘表示,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加强金融监管效应的显现,近期商业银行一些与表外产品相关的资金运用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上半年,一行三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比如,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评估(MPA)中,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银监会针对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新规等。这促使商业银行及部分金融机构开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与此同时,央行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上半年货币政策操作预调微调,金融监管协调加强,金融部门适当把握了去杠杆的节奏。”阮健弘说,6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同比增长2.5%,比M2整体增速差6.9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比5月末有所收窄(5月末差距为8.9个百分点)。
基数效应也拉低了M2增速。数据显示,今年6月M2新增2.99万亿元,环比增长1.87%,这个增幅已经不低。不过,去年6月末M2的基数较高(去年6月M2环比增长1.97%),基数效应拉低今年6月M2增速约0.15个百分点。
“要客观看待M2增速放缓。”阮健弘说,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实际上反映了存量货币周转效率的提高。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对其变化不必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