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Moody’s)近30年来首次调降了中国的信用评级。
凭什么?
穆迪给出的主要理由是,预期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上升,未来几年中国的财政实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所以穆迪提出的风险点是一直不为外界所知的“惊天秘密”吗?它是否足以扭转对一个国家经济走势的判断?
并非如此。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掌亚洲组合的卢克·斯帕吉奇向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穆迪强调的风险之前就已被市场充分关注。”
该报同时引用了中国财政部的回应:穆迪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改革和扩大需求的能力。
事实是,目前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型市场国家水平。另外,中国法律规定,政府不承担国有企业债务。
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驻香港的亚洲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卢克•弗勒利希(Luc Froehlich)也表示,“中国最近收紧监管,应该有助于为该国信贷市场去泡沫,并有助于长期市场稳定。”
《金融时报》还注意到,即使是在业内对中国看法一向更悲观的惠誉(Fitch Ratings),自2007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对中国的A+评级,展望为“稳定”。而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最近一次下调中国评级还是在1999年。
惠誉主权评级总监安德鲁·芬内尔(Andrew Fennell)在穆迪调降中国评级后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主要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在考虑到债务问题的前提下,惠誉才选择维持评级现状至今,不然,应是上调评级的几率增大。
“不认同”穆迪评级判定的并非只中国内地。
穆迪以“与内地关系越来越紧密”为由,同时将香港长期信用评级由“Aa1”调低一级至“Aa2”。
中新社发 洪少葵 摄这一逻辑随即被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斥为“纯属臆测,缺乏理据支持”。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陈茂波的声明指出,内地经济与香港关系非常密切,但不认同穆迪“机械式”地评级下调。
声明中举例反驳说,香港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推进国际合作,有助香港的企业和人才进军沿线更多国家,开拓新市场,令香港经济整体得益。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向《联合早报》分析预测,这次下调评级会令部分香港企业的借贷成本上升,但对香港整体经济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