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发布,举行了“少年星发射签约仪式暨‘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新思维发布会”,发布会在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据介绍,首颗由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创意、设计并动手组装的立方体卫星“少年星”,计划于今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进入太空,并将按照教育共享卫星的模式,直接提供给全国中小学校用于航天与太空特色的STEAM教育。
“中国少年微星计划”造星金奖颁奖现场。
全国所有的中小学和青少年教育机构,均可加入“中国少年微星计划”,共享少年星的相关功能。由组委会开发的“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系列课程和配套的教学套件,也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整套课程分为入门、基础和高阶等多个版本,由航天技术专家与教育专家共同编写,针对不同的知识基础,覆盖从小学低年级到高中的多个年龄段。与传统的科普课程设置不同,“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系列课程,不仅遵循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将航天科技天然的系统工程属性发挥出来,有利于中小学数、理、化、天、地、生等多学科的融合理解与应用实践。
由九天微星负责开发的第二代立方体纳卫星套件,也伴随“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系列课程一同亮相。新的教学套件无论在外观、性能还是可扩展性方面,相对第一代套件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与真卫星相似度达到了95%。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与真星相似度最高的卫星教学套件,对校园太空科普工作将起到助力作用。
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少年微星计划”提出“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的新思维,最重要的不是在技术上教会孩子们做卫星,而是引导他们把观察的视角由地面提升到太空,把思考的维度由个人和学校扩展到全人类,唤醒孩子们内心求知和探索的种子。
据少年星技术负责人、九天微星卫星总师刘丽坤博士介绍,少年星的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在原型星的基础上,将增加一个专门的太空实验舱,以期更好地实现同学们的太空创意和梦想。未来,这个标准化的太空实验舱,也将成为卫星教育套件的组成部分,丰富“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的课程内容。此外,前期参与“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同学,均可向组委会申请参与少年星后续测试环节的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