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琼):《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正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会议期间,多位来自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在考察了中国防沙治沙的情况后纷纷表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治沙样本,他们也期待中国的治沙模式和技术能够向全球推广。
位于中国西部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它在蒙语里的意思“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库布其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仅有800公里。经过30年的治理和发展,这里从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点点绿洲。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曾多次来到这里考察,他说,中国治沙的样本非常重要,值得所有的人去思考如何去推广它:“中国有非常好的经验为沙漠化地区提供非常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防止荒漠化的技术和经验和范例。两个月前我去了库布其参观,库布其的成就非常令人激动,很高兴看到中国有这么大的成就。”
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分赴几路在鄂尔多斯周边参观和考察,沙漠中的一片片绿色带来了震撼,他们也在荒漠中体验了种树的艰辛。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女士详细了解了库布其模式,认为这正是加纳迫切需要借鉴、引进的绿色发展方式,“中国创造的库布其模式独一无二,它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解决很多问题。我建议中国政府和我的国家加纳,共同在非洲推广这种合作伙伴关系。”
实际上,库布其的奇迹不仅仅是对沙漠进行了治理,更是带动了当地人民的就业,实现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库布其近30年来,完成了沙漠绿化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还发展起“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六位一体”产业体系,累计带动了10万农牧民脱贫。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当地有大片的太阳能,生态产业生态种植,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政策支持、企业运作、社会参与,这是库布其治沙过程中的比较成功的经验。下一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在防治沙漠化领域的国际合作,“近些年来,国外很多国家的荒漠化防治的经验被中国借鉴。中国也结合自己的国情推出了自己的模式和经验,我们愿意借着公约的平台,借着‘一带一路’的平台,借着双边合作的平台,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平台,把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