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超 王志堂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城郊接合、矿居交融,辖区面积小、人口密度大,是典型的老资源型、工矿型城市区。长期以来,社会治安比较复杂,违法犯罪率偏高,特别是毒品问题较为突出。截至目前,矿区吸毒人员登记在册人数已经过千,而近年来发生的侵财性犯罪案件中,吸毒人员参与作案占到54%。如何有效服务管理吸毒人员成为困扰平安矿区建设的难题。
“毒品问题已严重危害到矿区乃至全市的平安稳定,可以说,矿区安则全市安。”阳泉市委书记陈永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2015年11月,矿区被山西省综治委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区后,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矿区依托网格、分类管理、精准服务、闭环戒毒,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新路子,为全市社会治安好转奠定了重要基础。
戒毒阵地下沉网格
被确定为试点后,矿区成立了以阳泉市委常委、矿区区委书记梁志勇、区长刘乙佑挂帅的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相关方案,在全区6个街道全部成立了网格化戒毒指导中心,所有社区全部建立了标准化的网格化戒毒(康复)站(又称“阳光之家”)。
在人员配置方面,每个社区配备两名通过由政府购买方式招聘、专门从事社区禁毒工作的社工,与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街道或社区卫生中心医生、监护人或家属、所在单位代表共同组成了“六帮一”社区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帮教小组。
“我们还将公安、司法、教育、民政等单位纳入网格化戒毒服务管理工作构架,明确规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对接,保障流程畅通。”梁志勇说,为确保网格化戒毒工作的开展,矿区政府专题研究工作经费,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戒毒工作,并在综治预算中单列了网格化戒毒工作经费,解决了工作后顾之忧。
据介绍,由公安机关抓获的首次吸毒人员、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经派出所登记后移交社区,便开始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做到责任到人,有章可循。同时,对每一名吸毒人员设置危险“等级”,定期评级,根据评级专门定制服务管理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戒毒服务管理。如此,便将吸毒人员管理服务全部落实到270个网格、381名网格员头上。
分类管理“四失四访”
在阳泉矿区段南沟社区“阳光之家”,记者看到《社区网格化戒毒(康复)工作流程示意图》《社区网格化戒毒(康复)人员分类流程示意图》《社区网格化戒毒(康复)人员评估、干预流程示意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悬挂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