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深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树立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纠正观念、分类指导、深化改革、创新模式,进一步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品质化供给和国民品质化消费,壮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自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创新探索,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全域旅游理念的广泛认同;二是机制改革的成效显著;三是顶层设计的日臻完善;四是舆论氛围的成功营造;五是创新发展的成果初显。以全域旅游理念为统领的发展理念,逐步融入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国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新局面。
作为一次理念革新和战略重塑,全域旅游理念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对旅游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定位,颠覆性地改变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观、发展观、服务观和大众旅游的消费观;彻底打破了过去以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为重心的空间格局,纠正了“小马拉大车”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全,由单一部门到多部门统抓共建共享的新气象。
全域旅游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旅游当下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走马圈地的粗放式发展依然存在;重大投入搞硬件建设,轻小细节品质服务的经营模式依然存在;市场经营主体鱼龙混杂、从业人员服务素养良莠不齐导致的市场乱象依然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国民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素养不同引发的供需不对等和纠纷维权难现象依然存在……
深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树立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纠正观念、分类指导、深化改革、创新模式,进一步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品质化供给和国民品质化消费,壮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鉴于此,未来全域旅游发展应该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没有乡村旅游的支撑,全域旅游是残缺的。一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村资源,农村是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星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相对于发达的城市,落后的乡村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民风,古旧的民居、器物,生态、有机的农产品,是人们体验乡愁、消费乡愁的乡土中国、人文情感家园;三是随着中国游客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逃离人满为患的景区景点,到城市周边的乡村进行短期的休闲度假成为普遍选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基础;四是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城镇、乡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通互换,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扶贫攻坚、解决农村就地就业、重建乡土中国的现实选择,也是乡村旅游的价值基础;五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够落实“两山理论”,实现优劣势转化,重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让乡村与城市、与毗邻景区形成“众星捧月”共同发展的格局,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全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