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读“幺”】
人们常将“1”读作“幺”,如“110”很少有读“壹壹零”的。为什么?颜师古注《汉书》“幺钱”:“幺,小也,音一尧反。”意即“幺”表示小,读yāo。“幺”还常表示最小,如幺妹。而“一”是古代最小数,但古音为入声,轻而短促,而“幺”却音长响亮,故常用“幺”来读“一”。
【从扬州个园说竹】
个园为何以“个”为名?因为它以竹石取胜,而竹的叶片多形成“货殖个”字,故名。有人说,此园建于清代,园名怎会用简体“个”?其实“个”古已有之,也读ɡè,《史记·货殖列传》有“竹竿万个”句,便用“个”来形容竹了。说到竹,王羲之五子王徽之最爱,曾有名言:“何可一日无此君!”
【香椿、金针菜和父母】
这种关系体现在成语“椿萱并茂”(喻父母健在)中。《庄子》:“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即香椿树,因此古人用它喻指父亲,为男性长辈祝寿称为“椿寿”。金针菜即萱草,古名忘忧草之花蕾。古时君子离家时常为母亲房中种上萱草使忘忧,故以萱草指代母亲。唐牟融有诗句:“堂上椿萱雪满头”。
【南京新街口来历】
古代南京商业区多集中在内桥以南。明初南京城北扩后,城北空旷,商业区渐北移。因有新建街道在此交汇,人们称为新街口。但明清以来,这里一直冷清。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南京新拓建四条干道中山东路、中正路、汉中路和中山路在此交汇,新街口(较原址稍偏北)迅速成为商业中心。
【古人将鸟兽统称为“禽”】
如汉《论衡》“虎,群禽之雄也。”如华佗五禽戏,五禽包括虎、鹿、熊、猿、鸟。古人为何将兽也叫做“禽”?甲骨文“禽”像网形,故其本义为捕捉,后引申指猎物,即所有鸟兽。再后来禽兽分开,《尔雅》:“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而“禽”的本义则用“擒”表示。
【谁为方孝孺收尸】
方孝孺被“灭十族”,何人给他收的尸?是其学生,明开国功臣廖永忠之孙廖镛和廖铭。他俩曾按朱棣旨意劝降方孝孺,挨方臭骂后,内心惭愧。他们也被老师慷慨赴死所感动。方死后被弃尸雨花台乱岗,他俩冒着危险当晚潜往城外,收捡起老师的遗骨葬于雨花台西麓。不久东窗事发,二人被处死。方孝孺被“灭十族”说法由来:朱棣逼方孝孺投降,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结果,在九族之外,又加上门生,被镇压。故《辞海》“方孝孺”条说他“被灭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