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著名中学特级教师一篇题为《不像老师的老师和不像校长的校长》的旧文再次在网络媒体上受到关注。笔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在其他名师、名校长中也比较流行,因此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从原则上讲,这些名师名校长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切身体会,倡导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笔者完全赞同。这些名师名家的文章对于那些平时背着手、绷着脸、不苟言笑,习惯以长者、教者自居的老师,不失为善意而针锋相对的批评与提醒。放眼四周,喜欢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摆谱、鼻孔朝天让学生无法接近的老师,当了校长之后“一阔就变脸”便傲视教工的,也不鲜见。
但笔者以为,诸如“不像老师的老师”“不像校长的校长”提法尽管夺人眼球,却有玩文字游戏之嫌,容易造成逻辑上的缺陷。
假如“老师不要太像老师”,那又该像什么?到底老师要不要像老师?而且,这些名师、名校长并没有对怎样才“像老师”或者说老师的“形象标准”这个立论前提做出明确交代。不过,从逻辑学上分析,在“老师不要太像老师”的否定式判断中,显然隐含了作者对老师“形象标准”的定义,因而才能推演出践行着“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的作者自身是“不太像老师”的结论。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以长者自居,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摆架子”就是作者定义的教师“形象标准”呢?但这样的定义,恐怕难以被普遍认可。因此,“老师不要太像老师”的结论恐怕也就有些草率。
在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以长者自居,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摆架子”的现象,但早已不是今天教师的“形象标准”。如果是,也不过是封建社会纲常名教背景下,科举教育体制中被概念化、标签化的“教书先生”“私塾先生”罢了。西方教育制度传入我国已经一百多年,我国正着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难道教师的“形象标准”还是封建时代的老标准、旧形象么?当然不是。
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形象标准”该是怎样的?依据什么标准来设计?
在贯彻实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过程中,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相继印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涵盖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的多个“教师专业标准”以及《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多个“校长专业标准”。这一系列的专业标准为我国教师和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毫无疑问,这些标准是我们教师进行个性化形象设计的根本依据,是教师形象标准设计的“母本”。依据这个“母本”,只要体现真善美和知识的力量,每个教师可以有不拘一格的教师形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