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奋强
当王立平担任87版《红楼梦》的作曲之后,便给远在长春的陈力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至今,陈力还记得这封长信的大部分内容:“……要把困难想在前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不知道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也不都是鲜花和掌声,但无论如何尽快到北京来,参加剧组的第一批学员班的培训……”
向单位请假之后,陈力动身前往北京,进入学员班,接受一代红学大师的亲授,接受王立平极为严厉的一对一声乐辅导。在第一批学员班培训之际、87版《红楼梦》开机前,王立平首先完成了《枉凝眉》的谱曲,得到剧组肯定。
录完《枉凝眉》之后,她就赶回长春,此时,她的丈夫身患重病,她必须回去照顾丈夫。
丈夫去世后,陈力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去剧组,那一去就是四年;要么就在家里,过着以往的生活。最让陈力揪心的是女儿才四岁,她舍不得离开女儿。陈力的母亲了解陈力的心思和性格,给予了她巨大的支持,“你去工作吧,我会把孩子照顾好的。”
“红楼”剧组也给予了她前所未有的支持,把演唱歌曲的陈力安排进剧组,和其他演员一样与单位签订四年合同的待遇,这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王扶林导演太开明了,让一个唱歌的人生活在剧组,敢于起用新人,这样做需要勇气的。王立平老师四年一对一的教授,又能聆听红学泰斗大师授课,想想自己真幸运,那可是博士生的待遇,这些让我在演唱处理、声乐审美方面有了极大的飞跃和提高,文学上更是受益匪浅。”回忆这些,陈力有着说不尽的感恩之情,“我为《红楼梦》所付出的一切,就四个字概括,无怨无悔;能演唱《红楼梦》的歌曲,是我三生有幸,一生的荣光。”
1986年年底的最后几天,87版《红楼梦》歌曲正式录音。
陈力记得最清楚,录的第一首歌是《葬花吟》,演唱一遍就达到了要求;《晴雯歌》是个女声小合唱,陈力演唱了七遍,最后合成为一个女声合唱版;最难唱的是《分骨肉》,录了多遍都不理想,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了,人和嗓子都有些疲劳了,陈力索性把鞋子脱了,要自己一定要达到要求才罢休。
“十几首歌在我看来都是主题歌,每首歌唱的都是人物的主题,以情带声,如果说感情拿捏精准,要感谢大师们亲授红学、老师的点拨和自己的努力,戏曲的功底也帮助了我,这些歌曲也是很吃功底的歌曲。”正式录音前后花了九天时间,其中五天是录制乐队录伴奏,其他时间给陈力。
这样的录音速度和质量,让人着实感到吃惊。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