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兴福
张掖市把人才作为发展之要、强市之基、竞争之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刀阔斧推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宽阔的胸怀选才育才用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使张掖日渐成为支撑人才谋事创业的沃土。
一项举措激活一池春水
本世纪初,世界种业前景趋好。在我国,有实力的财团纷纷进入种子行业,但由于种业科研单位与种业生产企业严重脱节,行业发展受到了制约。
建于1955年的张掖市农科院聚集了“金张掖”农业科学的全部“含金量”。2011年,该院提出一项大胆的改革方案,倡议科研人员要“为农民搞科研、为企业搞科研、为自己搞科研”。
“双向兼职”是该改革方案的核心:双向兼职科技人员在农科院与种子企业之间可自由流动,凡是有意到制种企业和尝试创办种子企业的,可拥有农科院技术人员及企业老板或职工的双重身份,带成果、带项目到乡村、企业工作,有偿开展技术创新服务。
一项创新机制激活一池春水。近年来,张掖市农科院有37名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走上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十二五”期间,张掖市农科院在全国5省区建立创新基地20处。共审定玉米、小麦、甜菜、胡麻、琉璃苣等农作物新品种29个,年均近6个,是建院60年来年均数的近3倍,申报发明专利15项,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展的玉米辐射育种、单倍体育种、抗病育种等科研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大幅度提升了张掖玉米种子质量、产量和品牌效益,与周边地区相比,农民亩均纯收入提高250元—300元,年增效2.5亿元—3亿元。
“双向兼职”不仅让农业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其创新的“科研院所+制种企业+经营主体”模式,还成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实现了个人收益、对单位贡献和社会效益的“三赢”,也为现代种业体系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出了一条成功路径。
据此,张掖市出台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从事农业产业开发和服务的办法,鼓励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离岗创业、兼职兼薪。至目前,全市共有196名专业技术人才离岗创业,37名优秀科技人才兼职兼薪,领办联办新型企业114家。
做优人才创新创业“大蛋糕”
张掖是农业大市,如何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用好本土人才这个“大基数”是破题之眼。为此,张掖市提出每年在非公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基层单位设立15个左右的专家科研工作站,采取市内选派、省内邀请、省外引进等柔性方式,引导和激励各类专家学者通过科研攻关、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式,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