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锅匠 马千笑手绘
○纪廷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周边的场镇集市,每逢赶场天都少不了补锅匠的身影。补锅匠实际上并不是仅仅补锅,同时也补生铁与铝质的生活用品。
那时,有的匠人还在市区走街串巷,他们一手持着长约9厘米、宽约3厘米的几个铁片,铁片一端左右两角开有小孔,以麻绳将铁片串在一起,边走边抖动铁片,铁片发出独有的声音,市民听到这种响声,就知道是补锅的来了。补锅匠抖动铁片的同时会喊道:“补锅,热补锅!补锑锅锑盆,水壶换底,换提梁!”因工匠口音、韵味的不同,久而久之,老市民甚至能分辨出到底是张师还是李师。最初他们是挑担行走,后来进化成骑自行车,再后来与时俱进,喊叫也交付给电喇叭自动完成了。
这行当按补件划分有冷补和热补两种,冷补主要针对铝制品的盆、壶、锅等,这些物件沿袭原有制作材料的名称,称作锑盆、锑壶、锑锅,由于普通锑质硬而脆,较易损坏,受到市场冷落,这时已基本被铝制品取而代之。冷补使用的砧,是熟铁打制,长约60厘米,直径2厘米左右,状如“7”字的物件,下部呈尖状,由下而上约5厘米的部位,置一边长约4厘米的方形铁片,片中有孔,铁片被焊接固定,便于不致加工敲打时过度陷于土中。冷补物品,基本上是砧在此物上用小锤敲打而成。冷补有铆——视为硬伤的小眼宜于此法,即用与小眼相应粗细的铝丝,适当剪下一截,穿进洞眼,轻敲细打,使它铆紧洞口为度。早年尚有工匠自制铝钉,抹上湿黄泥沿裂口嵌入,再反转修补件将铝钉反扣并敲打至与修补件密实扣合,这一手艺现已基本无存。
倘若待补部位(通常是底部)己经朽坏,补锅匠的说法是“已经汤了”,这就得动大手术了,要换底。换底是他们接的最大宗的活,最初他们会购买一张铝皮自行裁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已经可以批发到各种规格并卷好边的铝底片,免除了他们裁剪铝皮这一工序,减少了匠人的工作量,也不再有边角余料的浪费。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材料产品的普及,现今市民基本上没有修补的需求了。
补锅匠们在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了热补的规矩:锅须得是生铁锅,如炒菜的锅和吊汤的鼎锅,才补。锅底洞大如鹅蛋,不补。锅因锈蚀而变薄,易破,不补。旧疤穿孔,不补。他们在补锅时先拿起一个尖嘴小铁锤,把烂锅扣在地上敲洞,再用小坩埚(约小酒杯大小)装上生铁渣放在有风箱的炉内熬化备用,补锅时,补锅匠把烂锅放在自己两腿间固定,一手持湿布团由锅底处托住洞口,一手持勺,舀出坩埚里的铁汁,倾进铁锅上的待补小洞里,滚入棉布圈上面,往上一顶,一手拿另一湿布团从锅内迅速往下猛按狠擦,这时由于铁水的高温,湿布下会腾起明火浓烟,操作者须同时以口吹气散热,一口锅补完,即便是冬天,他们也会满头大汗。顾客来取件时,在修补件里装上水,检查是否浸漏以及挂手,检查合格即付费取件。如今热补锅这一专项服务也基本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