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的应援团成了天津全运会看台上的一道风景。图据网络
如今国内应援团队的装备,真是相当惊人。图为张继科应援团的冷饮车。图据网络
统一的荧光发夹、统一的手持海报、统一的服装,一声令下,山呼海啸“张继科,加油!”是的,地表最强应援团——张继科粉丝团攻占天津了。
全运会乒乓球团体赛打到了1/4决赛,张继科、马龙、丁宁等人气国手的粉丝团队们成为看台上最大的风景线。一场比赛,出动千人,如此统一的服装、手势和海报,让体育圈终于有了可以媲美娱乐圈的“应援文化”。
应援文化——生长全靠“90后”
应援,最早流行于日韩娱乐圈,粉丝们对于自己喜欢的明星不再是盲目地单打独斗地追逐,而是组成了团体。统一服装、口号、统一行动,这样声势浩大的站台让明星很有面儿,也成为明星人气指数的风向标。
随后这种应援文化进入了体育圈,在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可以看到日韩粉丝们统一着装、统一加油、巨幅的海报和加油助威棒,那种浩大的声势让人印象深刻。
受到这种风潮的影响,应援文化终于在中国体育赛场“落地”:张继科、马龙、丁宁、孙杨、宁泽涛、傅园慧……这些被“90后”喜爱的体育明星感受到了巨星的待遇,他们的后援团也越来越专业。
里约奥运会,曾有不少张继科粉丝飞越几大洲前往里约去加油。而在成都的乒乓球中国赛中,张继科和马龙的粉丝就“攻占”了省体育馆。统一着装、统一的手持海报、统一的荧光发夹,放眼望去在看台上非常显著。
而没有张继科、马龙比赛时,省体育馆很冷清,形成强烈对比。
应援能力——买版面、包大屏
应援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组织”,而这种组织的力量很强大。
2017年2月16日是张继科29岁生日,让人震惊的是,他球迷在家乡买下了某报纸头版和内页两个整版,为他投放生日广告。此外,同一天居然还有其他11个城市的报纸也将刊登类似庆生广告。
20天之后,也就是3月6日,宁泽涛24岁生日,他的迷妹们更加强大,不仅购买了报纸版面打出庆生广告,还买下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的一个时段,然后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打出:“Happy Birthday,World Champion Ning Ze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