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2017年的秋季学期也就是9月1日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新教材历经五年编审,会让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第一课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袁女士家的“小豆包”刚刚领回人生中第一套小学课本。袁女士首先翻开了语文教材,发现其中一改过去先学拼音的传统,第一篇是识字课文“天、地、人、你、我、他”。袁女士说,“从一开始就学习汉字到拼音这块,挺好的,有助于孩子的幼小衔接,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图文识字,不太接触拼音。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孩子也容易理解。”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也就是今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作为语文教材的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家长们首先注意到的拼音和识字顺序的变化并非偶然的编排。这次新教材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看起来好像是教学顺序的调整,实际上也体现一种理念,也就是说汉语拼音只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工具。套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而不是拼音b、p、m、f,还要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跟b、p、m、f混在一起也很困难。
“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它不是目的。”这句话可以推及所有科目。字斟句酌的课本,字句之外寄托家国深意。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编写团队集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人数超过140人。成稿的教材在广泛征集机构、专家和一线意见后,实行四审制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田慧生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的审查,从根本上是要把好教材的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