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票房惊喜之余,艺术片仍需走自己的路
近日,纪录片《二十二》票房成功破亿,并持续走高——在与商业片《战狼2》同档期竞争的背景下,这部小众纪录片能够获得如此口碑与票房实属不易。而不久前,张杨导演的艺术片《冈仁波齐》于6月20日上映,不仅收获近亿元票房,其引发的艺术与商业的思辨也一度成为现象级话题。一时间,被纪录片、艺术片撬动的电影市场空间广受业界关注。
清醒认知:
看艺术片并非观影新常态
国产电影在今夏取得的票房佳绩着实令业内人士惊讶,尤其是被视作冷门的小众作品的市场表现,使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实属罕见”。“观众欣赏水平大幅提升”“艺术片发展迎来春天”是当前业界对市场的乐观判断。
记者注意到,在同期多部好莱坞电影上映的情况下,《冈仁波齐》扛住了不到3%的排片率,一路杀出重围,成为6月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二十二》从最初仅有1.5%的排片到票房成功破亿元,这部题材沉重的记录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现况的影片,已成为国内纪录片票房新冠军。
按照过往的市场规律,《二十二》此类电影的票房突破亿元完全不可想象。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担心,《二十二》等影片的票房成功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以为艺术片的春天真的来了。在他看来,虽然这些小众题材的影片有其特定的观影群体,但不可能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市场利好局面,“眼下观众对艺术片的接受还是非常有限,艺术片举步维艰的现实还会维持很长时间。”石川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些业内分析人士的认同。有评论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容量增大,拓展了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如此超常的票房收益说明市场正在发生改变,但这样的票房成绩恐难成为常态。
石川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部分观众观看艺术片的真实状态:“《冈仁波齐》虽然上座率高,但其实在不少影院中,现场观众一大半在睡觉、刷手机。”他认为,很多观众走进影院看艺术片不过是偶尔换换“口味”,并非观影新常态。“如果业界无法清醒地认知现状,就会形成误判;如果资本大举投资文艺片、院线大举提高排片,很可能带来对文艺片的过度消费;如果大批劣质电影打着艺术片的旗号挤进院线,最终败坏的是艺术片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口碑。”
发展方向:
开辟分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