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蔚涛
“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这是柳州市近年来赢得的美誉。山清水秀与工业发展兼得,柳钢功不可没。
8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柳州市柳长路15号,走进柳钢强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在这里,柳钢炼铁高炉产生的全部废渣,全部转化为绿色建材——矿渣粉。
“要柳州,还是要柳钢?”多年前的争论,足见柳钢对“酸雨之都”的“巨大贡献”。经过调整发展思路、全新转型升级,今天的柳钢交出了“既要柳钢,又要碧水蓝天”的答卷。
2013年,柳钢率先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之一;2015年,柳钢在中国钢铁企业绿色评级中排名第12,成为“绿色钢企”。
“绿”了还能赚钱吗?柳钢能。2016年,柳钢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利润4.1亿元;2017年上半年,柳钢营业收入324.1亿元,利润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86%和116.5%。
在2016年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结果中,柳钢获评“A级竞争力特强钢铁企业”,列111家参评钢企中第9;在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7》中,柳钢跻身全球钢企50强,列第32位。
生产与生态相得益彰,绿色发展正成为柳钢驱动增长、引领转型的新追求和新动能,成为柳钢逆势发展的新活力。
能“绿”又能“赚”,柳钢靠什么?
把绿色放在首位,在环保中求发展,是柳钢的第一理念。柳钢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并投入巨额资金,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烧结球团烟气脱硫、干熄焦,转炉、高炉烟气干法除尘,水渣超细粉、钢渣热焖等50多项技术先进的节能环保项目,有效确保了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废渣全部综合回收利用,废气均净化处理,余热余能均回收利用。(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环保投入的巨额资金,通过节能降耗降本赢回来。比如,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后,柳钢吨钢新水耗由2001年的46.54立方米下降至2016年的1.97立方米,在全国70家对标钢企中排名第7。2015年柳钢启动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转炉“湿改干”除尘系统建设后,不仅使转炉炼钢过程完全实现清洁生产,同时也为柳钢每年节约成本约3000万元。
在绿色发展的同时,柳钢遵循“板块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原则,加大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发展相关多元产业,形成了物流与贸易、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能源与化工、房地产、医疗养老、钢材制造与加工、工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商贸餐饮、现代农业等产业板块,逐步呈现出钢铁主业与多元产业“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在众多产业板块中,“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为柳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成千上万吨的工业固体废渣,因无处堆放、污染环境,曾经令柳钢头痛不已。如今,这些废渣通过先进的工艺加工,全部变成了绿色建材矿渣粉,卖出了好价钱。港珠澳大桥、深圳地铁、柳梧高速、三柳高速等区内外重点工程项目,都用到这种绿色建材产品。负责变废为宝的,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柳钢控股的强实科技公司。这家只有76名员工的企业,从初始投资1亿元的工厂,滚动发展成为资产总额达6.5亿元、净资产达5.5亿元的广西循环经济重点企业。今年上半年累计收入超2亿元,盈利4200多万元,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去年底,柳钢专业环保平台——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诞生。这一环保板块拳头企业成立后,累计盘活存量优质资产近3.5亿元,未来三五年将打造成为三废处理设备设计、开发、制造、安装及运营一体化的环保产业化格局,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环保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环保科技服务商,并最终实现集团公司环保业务专业化、集中化、产业化、市场化及资产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