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左三)在活动现场
昨天,一则莫言推新作的消息,在文学圈里刷屏了。他新创作的三个短篇,将在最新一期的《收获》杂志上发表,而已经上市的2017年第9期《人民文学》上,刊登了莫言的戏曲剧本《锦衣》和诗歌《七星曜我》。
与此同时,莫言也出现在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加“中国文学与全球化时代——莫言作品国际传播”沙龙。自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这一次参加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中国文化译研网主办,浙江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活动,与翻译了他小说的4位翻译家——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伊里亚兹·斯巴修,来自缅甸的杜光民,来自保加利亚的韩裴,以及以色列汉学家、翻译家科比·李雅各,一起探讨了中国文学在创作上、传播上如何全球化的话题。
这一切,都是莫言近几年潜心在做的事:“我想告诉大家,我没有偷懒,继续在写。”
下午两点半,穿着polo衫的莫言出现在会场,一开口就自嘲“着装不够守纪律”。台下立刻笑了起来,特别是几位穿着正式的翻译家,也脱下西装外套,气氛融洽轻松。
莫言的演讲一如既往的精彩,在回顾了他这一辈作家们的“阅读史”后,话锋一转,谈到了中外文化交流。
“如果只有中国作家在阅读国外的文学,那么这个交流是单向的,只有当中国文学被翻译成世界上众多的文字走出去,变成外国读者手里读物的时候,这个所谓的中外文学交流才算是真正完成。”
而他的最后一段发言更是引起现场一片掌声。他说:“假以时日,只要我们努力地写,只要我们的作品被各位翻译家不断翻译出去,总会有国外的作家,因阅读我们的作品而受到启发。世界文学才是真正的存在,你读我的,我读你的,共同来提高世界文学的水平。”
其实获得诺奖以来,莫言收到过无数的活动和节目邀请,包括时下大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但他基本都是谢绝的:“我还是想安安静静地写点东西。”
“2012年获奖之后,我就没有在刊物上发表作品了。写当然在写,写完放一下,改一改,让自己满意一点,也好让读者们比较满意。这次《人民文学》不仅发了剧本,还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诗歌。而《收获》上三个小说一起发,我也感谢他们很积极地处理我的作品。”莫言对钱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