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编制”是他们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应聘清洁工岗位在当下的就业市场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但如果这个新闻的发生地是东北地区,再加上“1万余人争抢457个清洁工岗位”,甚至还有25人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这样的点,那么这条新闻也就有了被大家热议的价值和由头。
为什么是东北,为什么江浙不会出现这样的新闻,在客观冷静的不包含地域歧视的谨慎观察和思考中,可能大多数人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历史和模式,造就了两个地方完全不同的发展观念和行为选择。
在东北地区,进入体制内可能是很多不打算离开东北的年轻人最佳的选择。原因很简单,因为体制内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好在是稳定,相对轻松,不像一些民企甚至是国企,红火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逐渐日薄西山,最后年龄一大把了,还得下岗再次进入人才市场找工作,而对于大多数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普工来讲,四五十岁再出来找工作的尴尬,不用去亲身体验,想象都能想象的到有多辣眼睛。
所以,东北的年轻人很自然的分成了两个大的类别,依据自身价值选择和现实考量而分出来的群体:一个群体是选择安逸和稳定,留在东北;一个群体是选择奋斗和折腾,离开东北。选择留下的,进入体制内自然是首选,因为当地确实没有多少值得年轻人冒险拼搏一试的好企业,即使有,囿于观念原因,他们更愿意选择进入体制内享受“公家人”的体面和安定。
为了这份安定和荣光,“部分年轻的东北人离开校园后,有人考了9次公务员。”……他们毕业后最大的人生规划就是“吃上公家饭”,因为他们深深的笃信一点——“没有编制,你什么都不是”。
有人认为,这种观念之变,需要引导,需要用创业典型或者进入民企干的风生水起的模范人物事迹来引导,但是这种引导恐怕会变成误导,更是一种本末倒置。
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的选择大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的,几百个清洁工的岗位引来一万多名大学生报考,这其中的好处大家是都看得见的,因为有编制,编制的好处就是旱涝保收。而大学生们之所以选择旱涝保收的低薪事业编工作,是因为周围的创业环境和民企经济发展太弱,既没有高薪也没有稳定的岗位,这个时候选择投向体制内谋求稳定,无可厚非。
相反,如果我们在这样一个就业环境中鼓励引导年轻人借了亲朋好友的钱去创业,最后“死在沙滩上”,成为尴尬的啃老一族,岂不是误导他们。事实也是如此,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仅仅为2.4%,也就是说98%的大学生当了“炮灰”,如此高的失败率背后,其实是大学生们错过的机会成本,这个损失,更是无法估算。
因此,对于“有编制扫大街也行”我们还是要辩证的看待,首先还是要加快东三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创造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让更多优秀的民企聚集,提供出更多优厚的就业岗位,然后再谈引导大学生就业,可能更为合理和现实一些。(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