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喜顺
铜川市王益区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助力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和规范市场秩序三项重点工作,让心存侥幸者知止收手,让大多数同志受到警示教育,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渐成常态,为打赢“三场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畅通渠道 强化督察
健全来信、来访、来电、网络等举报受理制度,制定实名举报奖励办法,张贴发放《致广大群众一封信》1200余份,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增设举报箱,每周定期开箱搜集举报线索,发现问题即时核查、即时处理,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类信访问题线索28件。同时,围绕全区“三场攻坚战”,成立了“三个助力”工作领导小组、五个专项督察组和一个效能督察组,随机暗访,常态督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及时跟踪提醒,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健全制度 建立台账
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三个助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南》,对“三个助力”的监督检查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和量化,为各巡查组和镇(街道)纪委开展执纪监督明确了方向。每周更新梳理问题线索台账,建立周汇报、半月提醒、月问责、季考核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案件查办、责任追究重点,拧紧执纪螺丝,全力助推“三场攻坚战”。
分类施治 守好防线
针对在扶贫攻坚、市场秩序、环保领域因工作疏忽轻微违纪的问题,积极探索“第一种形态”,用好问责利器。通过诫勉谈话、批评教育、提醒谈话、责令做出书面检查等组织处理方式,通过点穴式的谈话传导压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向好。同时,对“三场攻坚战”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有容错纠错情形的人,按程序予以容错纠错,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截至目前,在“三个助力”工作中,共对3人进行了容错免责。
通报曝光 形成震慑
坚持常态化通报机制,坚决对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违纪违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今年以来,共通报扶贫领域案件4起、环保领域3起、市场领域5起,真正做到查处一人、教育一片,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发挥了案件的警示震慑作用,形成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的高压态势和舆论氛围,让心存侥幸者知止收手,让大多数同志受到警示教育。
截至目前,王益区共立案61件,处分40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37人次。精准扶贫脱贫领域党政纪处分10人,通报批评2人,批评教育4人,诫勉谈话15人,责令书面检查2人;规范市场环境领域党政纪处分6人次;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党政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13人,约谈主要领导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