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传统上主要关注企业和政府这两大组织,通过企业的效率和政府的公平构建社会协调发展的制衡机制。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强大的第三方组织——家庭,而家国同构使家庭、企业、政府间更容易形成缜密的协作型、一体化社会,从而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宁、社会的进步与全社会总体效率的提高。这是隐含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文化秘密
■万君宝
中国人常常有这样的认识:家国同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家”和“国”大致是按照同样的组织原则加以构建的。中国人称“我们”为“大家”、“他人”为“人家”、“祖国”为“国家”,折射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的文化。它是家国情怀的起点和终点。
家庭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家庭关系是中国文化系统中最基本却最精致的社会关系,中国人围绕家庭关系建立了世界上最复杂的人际识别系统。家庭承担着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治理功能,包括经济、财政、教育、医疗、养老等本应由政府部分或全部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历史上的社会动乱中,家庭保障还是抵御“政府失灵”“无政府状态”的“避难所”。从孟子的“王道之政”到陶渊明的“桃花源”再到新时代的“家国梦”,家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提供了强大支撑。
家国同构与家国异构
带来不同的治理模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家国同构表现为家国同“伦”、家国同“道”、家国同“德”、家国同“治”、家国同“存”。
先来看家国同“伦”,它要求治家与治国同样遵循“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相同伦理原则。
再来看家国同“道”,无论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儒家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遵循同样的管理原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中国人的意境中,“斗室”与“天下”无异,“陋室”与“朝堂”同工。
就家国同“德”来说,孟子强调“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中国文化强调“以德服人”,为政以德,治家以德,无德者将丧失立足的基础,也就失去了治家、治国的人格底线。
接下来看家国同“治”,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中,从一家之长,到一地之长,再到一国之长,其治理模式并无本质区别。因此,中国文化顺理成章地认可并选择了家庭管理中的“家长制”和国家治理中的“精英政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