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寺。
除了名山外,丰都的双桂山也十分引人瞩目。众多诗歌里描写的“白鹿夜鸣”典故便出自该地。
丰都双桂山,与名山对峙相望。山峰状如笔架,林木苍翠,涧壑流泉,云蒸霞蔚;山中楼、台、亭、阁掩映于绿树和百花丛中,素有“险、幽、古”的美誉。
北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丰都李姓知县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城后双桂山上传来一阵呦呦鹿鸣,声音清脆,山鸣谷应。这山为城郭之地,哪来鹿鸣?李知县令家丁查个究竟。家丁们赶往山上,只见树丛中一只白鹿纵身一跃,遂不见踪影。众人正在疑惑,忽见一老翁手捋银须静坐石上。
“白鹿夜鸣,明日将有贤人前来县里。”说罢,老翁飘然而逝。家丁们个个惊讶,回去将此事告之李知县,李知县将信将疑。
第二天,一叶扁舟如离弦之箭,顺江驶来,北宋著名诗人苏洵、苏轼、苏辙三人舍舟登岸。原来三人从家乡去汴京,特意停留丰都。
苏氏父子听说了白鹿夜鸣一事,大为惊奇,在登游双桂山和山上的玉鸣寺后,苏轼写下了一首《仙都山鹿》,其中有诗句:“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苏洵也在《仙都山鹿并序》里用不足百字讲述了自己经历的这段趣闻,称:“余闻而异之,乃为作诗。”并题诗:“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应是仙君老童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丰都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和颇具灵性的迎宾白鹿,将玉鸣寺改为鹿鸣寺,并在山上建了东坡祠,塑了东坡像,供后人观瞻。
如今,鹿鸣寺所在的双桂山,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与名山两两相望。经历代修葺,鹿鸣寺焕然一新,寺外有座檐角飞翘、古风浓郁的牌坊,三道坊门上都刻有状若疾奔的白鹿,中间门额上置有黑色匾额,上面“鹿鸣寺”三个金色大字潇洒有力,颇具气势。
“‘白鹿夜鸣’的故事流传了数百年,已成为我们丰都人热情好客的象征。”丰都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