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孩子虽然没有暑假,但是在旬假、田假和授衣假中,玩得依然很快乐。 (资料图)
暑假还有十几天就要结束了,很多小伙伴们多么不情愿开学啊,觉得暑假就是一个超级福利大礼包,想干什么干什么,只要合情合理,任由自己支配。那日,恰巧看一部古装剧,剧中的孩子正在学堂上课,突然想到古代的孩子是否有假期呢?难道他们真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日日苦读?
私塾小朋友夏天不幸福
古代学生守则无暑假记述 旧式学堂没暑假
网上有一种说法,“暑假源于私塾。古代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在私塾里读书的小朋友怕热,老师也怕热,为了避免在课堂上中暑,就得给大家放假。由于这种假期是私塾放的,所以叫‘塾假’,后来以讹传讹,就演变成了‘暑假’。”这个说法是有误区的。
首先,从古代的学生守则中看不出来,一般规模偏大的私塾都有严谨记录,最早的是南宋,最晚的是民国,比如《社学要略》《义学条约》《村塾条规》《家塾规例》《家塾常仪》等。这些学生守则中都没有提到放暑假的规定。
其次,除了私塾,包括书院以及公办的县学、州学、府学、太学和国子学等学校的学生守则里,也没有提到暑假,比如宋朝的《京兆府小学规》《并州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会稽学规》和《丽泽书院规约》、元朝的《庙学典礼》、明朝的《太学志》、清朝的《岳麓书院规约》,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创办新式学堂时制定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等等,提到在校管理方面的规定很多,唯独不见暑假的字眼。
所以,“暑假源于私塾”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在旧式学堂里,没有暑假。
国子监学生每年有两个假期
田假,农家子弟回家帮忙劳作 授衣假,回家准备御寒衣物
有人说,没有暑假,是不是意味着古代的学生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用功学习,个个都是超级学霸?显然不是,他们每年也有一定的假期。
古代的“学生”在定义上有点狭隘,一般把在国子监就读的才称为学生。隋朝以后,古代中央政府创办的国子监属于官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设在京城首府,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有的路途很近,有的路途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