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记者 江毅、刘海、吴文诩)盛夏时节,山里的中蜂在烈日曝晒下显得格外狂躁,33岁的养蜂技术员张小波每天早晚必须前去照看。除了自己的70多箱中蜂外,张小波还负责管理村里贫困户的几十箱中蜂。
2003年中专毕业后,张小波回到老家平武县龙池村创业。这些年,凭借几十箱中蜂和一百多亩的中药材,每年收入十多万元。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村里决定聘请张晓波担任新建的贫困户中蜂养殖园的技术员。
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体躯较小但采蜜能力强。地处秦巴山区的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因为野生大熊猫数量多被称为“熊猫第一县”。这里植被丰富、山花四季盛开,当地老百姓有养殖中蜂的传统。
进入张小波负责管理的中蜂园,放眼望去,成片的粉红色荞麦花和金黄色向日葵花竞相开放,成群结队的蜜蜂来回采蜜,忙个不停。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党委书记何乃银介绍,这个中蜂园是龙池村利用传统养殖的中蜂技术人员,为贫困户每户集中养殖十箱中蜂,用来增加收入。每箱蜂年产出最低在500元左右,预计每户贫困户今年仅中蜂养殖收入就有近5000元钱。
不仅在贫困村龙池村,黄羊关藏族乡的多个村落都依托其高海拔地势、独特的老槽养殖传统,养蜂增收,脱贫致富。草原村44岁的高清禄和年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几年来通过贷款帮扶养蜂,同时配套种植中药材。药草花提供了蜜源,药材种植又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高清禄告诉记者:“头几年,收入不是很好,卖不出去。这几年路通了,价也涨起来了,一年至少有两三万元收入。”
为了壮大养蜂产业,当地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康昕生态食品集团下属的蜜之源蜂业公司已经运行一年多,过去主要从事菌类、肉类的包装加工,去年开始进入蜂蜜产品行业,看中的就是平武县独特的养蜂传统和高品质的生态蜂蜜。
平武县康昕生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才理龙加介绍,平武县的老百姓养蜂都是采用最古老的一种传统养蜂方法,即“老槽蜂蜜”。养蜂人把原木切成段以后,再剖成两半,最后中间挖空作为蜂巢。这里蜜源植物非常好,基本上都是一些山野花和中草药花。加工厂的建立,已经带动不少农户养殖。
据了解,当地已经有500户加入到企业的合作中,按照每斤30—50元不等的收购价计算,贫困户户均养殖10箱,收入在5000元左右。为了保证蜂蜜质量,实现可追溯,企业还在包装上备注标号,实现有源可寻。
“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去年在卡塔尔参加展销会,卖出800元一斤的高价。今年初正式通过HACCP体系认证,获得出口欧盟地区的资质。”才理龙加说,收回来的原蜜,公司进行检测、留样。每个装蜂蜜的瓶子底部有一个编号,通过系统查询,顾客能准确知道编号的农户信息。
目前,平武县已经实现中蜂养殖1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到5亿元。一条伴随甜蜜而行的脱贫之路正在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