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向东刁良梓通讯员梁小红)已经有20年党龄的刘锋是桐柏淮源国生艾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他带领公司入驻淮源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吸纳周边7个村100余名贫困群众务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80余户群众发展艾草产业。
“下一步打算大规模发展艾草种植,公司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发放、技术培训、订单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带动更多贫困户走上幸福路。”8月17日,刘锋说,他之所以放弃大城市的事业回到家乡,就是想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老家做点事情。
这只是南阳党建扶贫的一个缩影。
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韫说,为强化村级帮扶队伍力量,夯实村级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南阳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扶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成立由所在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市县乡驻村工作队长、派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为成员的帮扶工作“责任组”,目前这样的“责任组”共有3982个,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坚强力量。
为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南阳创新开展“千企帮千村、万名干部助脱贫”活动,(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市、县组织部门从市直和各县区抽调4.6万名在职公职人员、筛选1000多家帮扶能力强的企业,采取责任分包的办法,驻村定点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领导联、队伍驻、单位帮、企业扶,每个贫困户都有责任人结对帮扶。
“扶贫车间建在村里头,天天有活干有钱挣,方便照顾一家老小,日子过得很踏实。”说起现在的生活,镇平县侯集镇东门村贫困户侯改兰脸上露出了笑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镇平县新奥针织有限公司把新增产能全部投向贫困村,计划投资6000万元,在10个贫困村建立10个扶贫车间,使贫困户掌握一门技能,逐渐提高“造血”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要想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产业发展是王道。”南阳市扶贫办主任齐宗俭介绍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南阳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涉农项目整合资金、小额贴息贷款等,依托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探索推广“5+”产业扶贫模式,即:基层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组织+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带动内乡牧原养殖、镇平新奥针织、西峡仲景大药房、淅川福森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参与到扶贫产业中来,目前已吸纳带动6万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阳本着“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路,通过“万名干部助脱贫”、软弱涣散村整顿、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等“六大行动”,实现了组织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