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伟 张思凯
梨园界有“戏迷”,体育界有“球迷”,但如果说在雕刻界有“雕迷”,可能就有人不知道了。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的青年女职工陈蕾就是一位铁杆“雕迷”。这些年来,她实现了从一个核雕门外汉变成了爱雕刻的“半导体”的跨越。
2004年,读大一的陈蕾最喜欢吃话梅。一次上课前,刚吃上一颗话梅上课铃就响了,她便把话梅核放在课桌上不时地端详,发现话梅核形状饱满、外表光滑,她联想到小时候手上戴的核雕“桃篮”,她想如果把这个核雕刻个花篮形状,再挂上些珠子做成手机链挂在手机上应该很时尚。这一启发,便让她留存和收集了大量的话梅核,并开始筹划她的核雕计划。
经过数年的悉心钻研,陈蕾的雕刻技术越来越成熟。参加工作以后,她利用周末和假期等业余时间,到集市上购买成品的核雕,回家后仔细研究核雕花样,一有空就投入到核雕当中,有时候在书房里一待就是半天,直到研究透彻了才吃饭。
2013年8月,陈蕾因不满足于局限在小花样的制作上,参加了青州市美术周末培训班,学习小型艺术品绘画,从简单的小花到小鱼再到她白天学习绘画,晚上在家中练习雕刻,并上网查询核雕技术方法和新的花样,而且对杏核、龙纹桃核等多种毛坯核都进行试验,她现在雕刻最多的就是龙纹桃核。2014年,她从淘宝网购了核雕工具箱,雕刻工具也从简单的铅笔刀发展到了电动工具,雕刻的时间也从原先的3个小时压缩到1个半小时。为了能够制出更加精美的作品,陈蕾从对毛坯核的选材、雕刻、打孔到穿绳共进行6个步骤,特别在购买选材上,她总是精挑细选,对体型、色泽、纹理等严格把关。
陈蕾说,这个核雕是慢工出细活,拿到手的每一个核坯都不能直接用电钻进行雕刻,都要先用砂纸慢慢打磨,用砂纸或者锉刀将桃核的棱角磨掉,打磨的越光滑成形越快,虽然电钻比手工快很多,但是成型后表面粗糙,而且不能返工。
如今,已为人母的陈蕾虽然家庭、工作都兼顾,但她仍然对核雕情有独钟,她的核雕作品被很多同事和朋友所喜爱,她还当起孩子的老师,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女儿能当一名专业的核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