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中华】
这个暑假,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有大半时间仍是带着学生们在大山深处的教学点度过的。
放假后,支月英回了一趟在奉新县城的家,然后带着外孙女又上了山。她说:“山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假期没有老师和父母的监管,学习自觉性较差,我在教学点可以帮孩子们补习功课,督促他们更好地完成暑假作业。再加上平时没啥时间陪外孙女,趁放假就带她上山和学生们一起玩。”
得知支月英回了学校,住在附近的20多个学生带着书本和暑假作业开心地冲到了学校。于是,在远离城市喧嚣、海拔近千米的深山中,白洋教学点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堂”。每天,孩子们来到学校做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支月英请教。做完作业,孩子们一起玩。“看到他们认真做作业,开心地玩,我也高兴。”支月英说,调皮的孩子还缠着她买好吃的、陪他们一起玩,有的孩子都不愿回家了,还有的家长要给她补课费,被她拒绝了。就这样,一位老师和一群孩子,一片欢歌和一阵笑语,用简简单单的快乐,打破了山间的宁静,惊醒了连绵的绿意,点亮了人们的心房。
37年了,陪伴、教育着山里孩子们逐渐成长,是支月英生活的常态。这37年里,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月英一直在山旮旯里坚守。
1980年,奉新县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偏远山区更缺教师。时年19岁的支月英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报名参加了奉新县澡下镇招聘山村小学教师的考试,并顺利考取。她不顾父母的反对,离开家乡南昌进贤,前往海拔近千米、最缺教师的泥洋小学任教。
山里的条件比想象的还要艰苦:小村距县城上百里,到最近的村镇坐车之后还要步行20里山路。山里人烟稀少,小路坎坷曲折,学生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跋涉。支月英毫不畏惧,咬牙坚持。她把学生当作亲人,当时有些孩子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她就用仅有的几十块钱工资垫付,经常陷入无钱买米买菜的窘境。旁人不理解,劝她赶紧想办法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在这里守着孩子们,心里更踏实!”
4年后,由于支月英刻苦钻研,教学点学生成绩综合评估每次都在全镇前列,组织任命她为泥洋小学校长,兼管两个村小教学。为提高学校“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支月英带着同事走门串户,给孩子家长反复做工作,当年学校的“三率”就达到99.5%。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努力自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认真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学生们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