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永奇:匠心熔铸青春 驾驭盾构穿江越海
这是一个新时期的“工二代”续写老一辈铁军精神的故事。
50多年前,中铁隧道集团老一辈隧道工人进驻大凉山区,手持钢钎大锤,采用肩挑手推,开掘沙木拉达隧道,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韩礼芳等几十名隧道工人长眠于此。
50多年后,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构主司机母永奇来到沙木拉达烈士陵园瞻仰时,在一座墓碑上发现了外公“韩礼芳”的名字。
寻亲数年,终得相见。跨越整整半个世纪,母永奇一直追逐的,不仅仅是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更是老一辈吃苦耐劳、勇攀高峰、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
从业17年,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到技艺超群的“教授”,从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掘进先锋”,母永奇坚定执着,精益求精,将这份能量和热忱在城市的地下空间内传递和延续。
勤学常练不失激情
说起母永奇与盾构机的缘分,是始于好奇,又不止于兴趣。刚入而立之年的母永奇,担任盾构主司机已有七年时间,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应该称得上是这个行业里的‘老司机’了。”
2010年,母永奇走进了中铁隧道集团,成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先后在宁波地铁、郑州地铁、成都地铁等多个项目工作,由他一手带出来的20多位盾构主司机已在其他城市的各个项目中承担起掘进任务。
然而刚进企业时,母永奇对盾构机还是一无所知,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但是初次接触就让母永奇对盾构机上了心,“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块头’穿梭于地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但由于盾构主司机工作的特殊性,母永奇往往需要在充斥着机械轰鸣的地铁隧道里忙前忙后,而对于这个重达百余吨重、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的盾构机,“一个机子上,就有一万多个关注点。”母永奇意识到,“想要吃得透,得下大功夫。”
为了尽快掌握操作盾构机的技术,母永奇从最基础的拆装维修入手,在拆装过程中研究每个零部件,勤思好学,由于早期精通于盾构机的师傅不多,母永奇就去其他装备公司,但多数公司的技术并不外传,总是藏着掖着,学起来比较吃力,而除了请假师傅,母永奇有问题还搜集大量资料,将笔记本随身携带,11本笔记记下的100万字到现在依然被他视作“智慧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