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午,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南华村,52岁的杨华军推着新买的小推车出了家门,他要给山上自家的10亩黄连地里除草,顺便栽种一批新的黄连。还是这些农资,过去他要肩挑手提走个3-5趟,但现在1趟就搞定了。
往返折腾的次数少了,是因为眼前的这条山路修好了。杨华军要上山,就得途经半山腰的南华村4组和5组。这条路虽然只有近4公里长,但海拔却从1400米跨到2000米,且许多地方仅容一人通过。正因为山路难走,去年杨华军的黄连没有卖出去,最终少赚了4万多元。
要修好这条通组路,花费大概需要200多万元。而以北川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自有财力,要将类似的一条条山路硬化,要等5-10年才有望建成。
南华村的通组路,就是得益于县农办的107万元项目资金,最终保障了路基的建设。把“买醋的钱”用来“买酱油”,将资金用在脱贫攻坚最短的“短板”上。
如今,南华村将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申请到另一笔资金,用于路面硬化。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买了酱油”,“醋”怎么办?□本报记者 祖明远
1
资金到位 补足“酱油”短板
类似通组入户的山路,在北川、平武两地的山区颇为常见。经过灾后重建和过去几年的建设,如今通往乡镇和村的公路基本完成。不过,因为数量过大,通组入户的“毛细血管”仍有较大缺口,成为两地脱贫攻坚的主要难题。
困扰两地发展的,还有另一大难题——产业发展。由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当地发展特色农旅产业,就往往需要不菲的投资。
无论解决以上哪个难题,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两地均是依靠转移支付的国家级贫困县,自身财力有限。钱从何来?
2016年,根据中央、省、市的相关政策,北川县和平武县成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试点地区,可以将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统筹整合起来,以便集中力量优先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突出问题。比如在平武县,当地就将分散在水务、林业、农业等多个部门的符合条件的8622万元统筹整合,其中大部分投向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醋钱”弥补了“酱油”的短板。
目前,两地已基本形成了固定运作模式。在集中使用资金上,大多以“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打捆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