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武叶 通讯员崔毅
地处杨园的武汉市武昌医院,致力于辖区七十余万居民的健康保障和医疗服务,目前开放床位929张,在职职工975人,是一家市直属三级综合医院。
2014年,该院首批成为全市内控试点单位,2016年又成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两年来,武昌医院以医改为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降低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统计显示,去年该院住院患者例均费用6134元,创下武汉市三级医院最低,医院整体“药占比”(药品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也从42%降至现在的29.2%。
打造“一院两区四中心”
形成滨江医疗服务圈
武昌医院
历经曲折进入“快车道”
武昌医院前身是1912年建成的铁路职工诊病所,1948年挂牌成立武昌铁路医院,2004年由铁道部郑州铁路局武汉分局整体移交给武汉市卫生局,更名为武汉市武昌医院,迄今已走过百年风雨。
在“铁老大”时代,只有最优秀的医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这所医院工作,但体制内的过度保护,使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显得有点后劲不足。党委书记王力霞坦言,刚到医院任职时,听说不少市民误以为武昌医院是一家区级医院,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压力很大。
为了让医院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吸引并留住人才,医院新一任领导班子,对之前的绩效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医院引进一套来自台湾的考评体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向一线和急、难、险重要岗位适度倾斜。医生取消开药开单提成,根据服务质量做绩效分配。护士则根据护理服务的难度系数做绩效分配,比如ICU和门诊护理难度不一样,收入上就有明显差距。新的考评机制,激励医护人员从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所有努力在收入上均有体现。
在整体规划上,武昌医院拟用5—10年时间,建成“一院两区四中心”的集约化、国际化高端区域医疗联合体。“一院”指建起一所国际化三甲综合医院主院区,主要承担急救、外科手术及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
“两区”指建成以“医养融合、慢病管理、中医康复、精神卫生、专科特色”为特色的两个院区,并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