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投资理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小区门口、写字楼里,各种名目的投资理财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8月14日,省公安厅向社会发布信息,近期,我省警方陆续破获多起有着各类“包装”的非法集资案件。其中,老年群体成为受害者的“重灾区”。为此,山西警方解析此类犯罪中不法分子的惯用手法,希望以此来提高群众的防骗能力。
受害者中老人越来越多
8月4日,太原公安杏花岭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太原市温娜洗浴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上亿元。该案涉及人数达千人,其中,老年人受害者占相当比例。
“类似的案件依旧时有发生,涉案金额从几百万到几个亿。要说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受害群体中,老年人相比往年越来越多了。”警方介绍,2016年以来,山西范围内非法集资新发案件及涉案金额有下降趋势,但老年人群体抵御非法集资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如今的非法集资犯罪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其一,非法集资的途径多样化,不仅是线下开设实体店,网络上也成了“战场”;其二,诈骗公司的“寿命”变短,往往受害人前脚把钱投进去,对方后脚就跑路,最短的甚至只有几周时间;其三,受害人从一地扩散为全国各地,且多为老年人;其四,不法分子团伙化、家族化、区域化态势明显。
“在非法集资案件中,老年人已经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有的案件中,老年人受害群体的比例甚至能达到三分之一或者更高。”分析其中原因,警方认为,首先,由于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但退休后“坐吃山空”的心态使得他们渴望进行高回报的投资理财;其次,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对于新出现的犯罪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容易被忽悠;第三,不法分子看准了不少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态。有些案件中,骗子公司为了笼络老人,不仅经常赞助小区的文体活动、提供免费体检活动,甚至免费组织老年人旅游,以取得老年人的好感与信任。
“他们为了让老年人投钱,使尽浑身解数。我们在侦查时发现,有些‘业务员’会认空巢老人当干爹干妈,时不时上门看望慰问,大肆发起人情攻势,为的就是忽悠他们投钱。”民警说。
诈骗手法主要有3种
“为了达到忽悠老人的目的,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披着各式‘马甲’,但万变不离其宗。”警方介绍,从手法而言,无外乎画饼、造势、吸金,即承诺高额回报、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虚假宣传造势等,让老年人一步步落入陷阱,不能自拔。从目前警方办理的几起“非法集资”案件看,均是先编造所谓的“投资故事”,再许诺高回报。目前在我省较为高发的,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的非法集资诈骗手法主要集中为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