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暑假过半,在夏令营市场上,以学校名义组织的短期海外游学十分火热。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元。学校为什么热衷于组织高价海外游学?据媒体调查,目前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身上提成5%~7%,一个学生返三四千元是行规。
利用暑假,让孩子在课堂之外,多出去见见世面,锻炼一下自我管理能力,体验一番中西方文化差异,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也符合“实践育人”的宗旨。只是,良好的初衷往往会在实践中被扭曲,因为它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因素。一个学生就能给学校返利三四千元,若再加上游学机构自身的利润、海外“地接团”的利润,动辄三四万元的海外游学能够学到什么,可想而知。事实上,近来已有媒体报道,一些家长投诉海外游学的名不副实。
海外游学沦为学校与社会机构“合谋”赚钱的工具,令人遗憾。但究竟是谁把好经念歪了呢?
游学机构的逐利性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报道,很多游学机构长期与学校绑在一起,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利益联盟。特别是去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这迅速掀起了海外游学的热潮。根据《2016年国际游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为了争抢资源,便会产生利益的勾兑。尽管有关部门也明确,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然而在现实中,一旦开放市场,游学机构介入,激烈的竞争之下,必然会出现扭曲,种种回扣、提成便大行其道,公益性原则也只能沦为形式了。
利益驱动之下,学校往往也会把学生当作资源。有关部门研学政策出台以前,学校尚不至于组织大规模的游学,政策出台之后,则可以公开组织,并冠以种种高大上的名头。尽管政策所指的并非完全是出国游,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走出教室去看世界,但在操作中,则演变为攀比、高消费。而当学校的倡导、机构的推动与家长的顺从结合到一起时,必然会出现“市场井喷”。
海外游学也好,文化体验也罢,其指向应该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不是盲目攀比,更不是一门学校与机构均能从中分一杯羹的“生意”。好经念歪了,游学变味了,说到底还在于监管存在疏漏。有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切实把研学旅行纳入正常的教育轨道。当然,从政策层面讲,也该有所反思。比如,研学政策出台,是否应该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细则,明确研学的范围、督导、评价等,即便需要社会机构辅助,也应制定相应的准入及退出规则。
(作者: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