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站在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听见那声洞彻云霄的枪响,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因为收藏了南昌夜幕的火光和军旗映照的呐喊,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突兀出来,像一块镰石,磨砺掉许多软弱的情节,让那些坚强的人物和淬火的故事,丰碑一样耸立,成为精神的指向。
我们的目光常常逾越过一条条沟堑和一座座山峰,追上那一双双身陷泥淖的草鞋,追上这支叫作红军的队伍,去探寻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境况下,如何冲破一道道封锁,如何行走两万五千里的秘诀。
我想,1935年的冬天,并不会因为这群南方泥腿子的到来,而改变北方严寒的性质。既没有御寒的衣物,也没有过冬的经验,这支寻找真理之路的年轻队伍,已无路可走。头顶是轰鸣的敌机,背后是叫嚣的枪炮,脚下是无尽的沼泽,前方是横亘的雪山。正义和真理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面对命悬一线的前途,这些肩负着拯救中华大任的革命者,衣衫褴褛却义无反顾,身体疲惫却信念笃定,抛开一切羁绊,坚定选择为中国求解放的跋涉。一双双破败不堪的草鞋,一张张瘦骨嶙峋的面孔,硬是从无人区,开辟出一条曲折艰辛的道路。中国的革命,从此被布满血泡的泥腿,引上新的征程。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啊!个体的生命为着团队而存在,个人的利益为着集体而舍弃。当一双草鞋成为他们惟一的遗产时,除了真理,还有什么不能割舍?
父亲死了,儿子接过枪。丈夫死了,妻子上战场。即使生命薄如蝉翼,即使生死之间很难找到明显的界限,敌人的炮火依然不能动摇内心的方向,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当一个人的精神百炼成钢,还有什么能抵过人格的重量!
在不同的博物馆里,我看到许多面千疮百孔的军旗,它们有的被井冈山的露水浸透,有的被抗日将士的鲜血染红,有的被炮火烧焦,有的被弹头洞穿……尽管它们时代不同,大小各异,但我知道,它们都曾拥有过同样的温暖,都曾被一双双坚定的手,紧紧攥住,高高举过头顶,即使自己中弹,也要让军旗迎着战火飘扬,在视死如归的英雄眼里,捍卫旗帜比保全生命更重要。在我眼里,这一面面军旗,就是从心底长出的誓言,是不会消散的魂魄。
成千上万的英灵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志士血荐轩辕。在战争的背景下,先驱们明知前进一步就是死亡,却大义凛然。即使自己成为胜利的铺路石,也在所不辞。他们宁愿仆倒的身躯化身为船,也要摆渡不屈的信仰。他们一定能预感到,要不了多久,这片硝烟弥漫的天际,就会碧空万里,这条鲜血涂染的战壕,就能五谷丰登。他们用生命的付出,拼写出两个方正的汉字——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