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已经死了。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医生说小家伙并没有承受太大的痛苦。”
一个冷酷、压抑的犯罪现场——保姆杀死了孩子,然后试图自杀。
母亲赶到。看见血泊中自己的孩子,她“发出一声低吼。如母狼一般深沉的吼声。连墙体都为之颤抖。”
警察、法医赶到;邻居们“窃窃私语、互通消息。各种说法早已传播开来……”
从残酷结局起笔的《温柔之歌》,是法国作家蕾拉·斯利玛尼的第二部小说。它取材自美国纽约、波士顿等地发生的真实案件。在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移到了巴黎。
2016年,蕾拉凭《温柔之歌》获得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之——龚古尔文学奖。普鲁斯特、杜拉斯、德·波伏娃等作家都曾获此殊荣。
2017年8月,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温柔之歌》中译本,翻译由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袁筱一完成。
钱报记者连线袁筱一教授,解读这歌声之中的细腻和残酷,也探讨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
悲剧
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
《温柔之歌》中描写的家庭,丈夫是音乐制作人;妻子米莉亚姆是北非后裔,在生养一子、一女之后踏上律师的职业生涯。在巴黎,他们的生活介于贫困和中产阶级之间。
“‘米莉亚姆夫妇’是典型的巴黎嬉皮士。他们有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理论上,他们是开明、宽容的。”在受法兰西24电视台采访时,蕾拉·斯利玛尼说,“但他们很少需要将这些价值观付诸实际:他们不与多元的社会群体接触,也不太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经济背景的保姆,无从预料的困难就产生了。”
蕾拉·斯利玛尼出生于摩洛哥,17岁起前往法国求学。
在采访中,她回忆自己的童年,摩洛哥家中的保姆同时像是“母亲和陌生人”;而她在巴黎见到的保姆则是浪漫的。《温柔之歌》中的白人保姆路易丝,同时具有这三种特质。
“她的面庞仿若一片宁静的海水”这是蕾拉·斯利玛尼笔下的保姆路易丝,“任何人看到都不会怀疑海水下还有什么暗流。”
袁筱一:蕾拉的天分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这里:语言、叙事和结构都相对简洁的小说,却撑起了一个很大的主题空间:几乎是一笔带过,却又句句都在痛点上:阶级、文化、种族,或许还有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