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贤 实习生 黄思敏
仲夏深夜,繁星点点,自治区纪委办公厅副主任胡忠恒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出锦春路3号机关大院。这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初到纪检部门工作时,胡忠恒本想到执纪审查第一线查案,但领导说“先到办公室锻炼一阵子”。结果这“一阵子”就是十多年,从此他与综合文稿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个样来。”2010年,胡忠恒调入自治区纪委办公厅工作。面对新环境新高度新挑战,他刻苦钻研纪检监察理论,以学习充实自己,以创新提高自己,从办文办会办事基础工作到重要文稿写作、重要工作策划与落实等,每一样工作都争取接触,经过多方磨炼,很快成为办公厅的业务骨干。近年来,胡忠恒主持起草各类重要文稿600多篇、300多万字,其中一些观点被领导采纳,推动了工作深入开展。
“督就要督出个结果来,一定要让问题水落石出。”分管督查工作的胡忠恒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在负责督查一件集体违纪违法问题时,胡忠恒发现主办单位反馈的调查报告疑点重重,群众反映的很多核心问题没有查清就轻率下结论。进一步了解调查之后,胡忠恒察觉调查组的结论可能失真,建议核实。之后,经自治区纪委组织联合调查组核查,查明了群众举报情况基本属实,地方部门和相关领导存在严重违纪行为;纪检组调查不深入,结论失真。最后,不仅地方违规审批、串通造假的人员受到纪律处分,原主办单位相关调查人员因作风漂浮、调查不深入也受到了严肃问责。
一条信息价值大小,关键看它是否被用于领导决策。前些年,针对树立勤廉典型的要求,胡忠恒深入挖掘广西本地的先进事迹,及时上报钟世才、覃俊先进事迹信息,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使两个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与报送经验类信息相比,主动报送问题类信息需要更大的担当和勇气。近5年来,他先后上报群众对纪检机关的期盼、党费管理使用、县级财政运行、市县投资审计工作、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规等方面400多条问题信息,得到上级纪委采用或领导批示,推动了问题解决和工作开展。
由于工作岗位特殊,他给自己定下两条铁律:原则无价,不容交易;守口如瓶,绝不泄密。对于基层干部,他也定下两条原则:带土特产的一律不见面;提出宴请的不见面,如果确实需要参加的,由他自己买单。
“既然选择了纪检工作,就要服从组织安排,不管风吹雨打,都要日夜兼程朝着目标进发。”胡忠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