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丹东8月11日消息(记者徐志强)8月初,新区产业管理办公室与杭州尔东服饰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该项目一期达产后,将形成年服装加工500万件以上产能,年产值5亿元,年缴税额1200万元以上。这家东南沿海的服装生产大户之所以能落户新区,除这里具有区位资源优势外,更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
“接触仅仅3个月,我们感受到了丹东新区的真诚和用心,在这里投资感到安心舒心。”说起这里的投资环境,杭州尔东服饰公司领导由衷地感慨。
为落实“三个推进”及省市委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年初以来,新区管委会撒开人马深入招商一线、矛盾一线、困难一线,对收集和整理出的各类问题,指派具体人员进行跟踪、解决。从3月份起,他们自我加压,归纳合并出社会经济发展、城区建设管理、信访矛盾积案等162项工作任务和难题。工作中,管委会要求既要完成确定任务目标,又要注重科学精细的思路和方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办一件事成一件事。
丹东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动迁,涉及江海街道胜利村14组数十农户和6户百余亩承包地及承包地附属物赔偿,仅用了1个半月即完成动迁。目前,项目具备了进场施工的条件。江海街道办事处主任吕文年介绍,该项目动迁工作顺利实施的背后,得益于新区管委会落实科学精细的工作方法。
江海街道办事处接到动迁任务后,从项目推进和保障村民利益最大化等方面统筹考虑,设定多种预案,依法依规、周密细致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宣传小组入户宣传项目意义和赔偿标准等,层层动员宣传,做到家知户晓;组织评估小组提前入户,实地查看并对涉及农户承包地附属物进行拍照存档;动迁组深入各户核量,并把握征询谈话的节奏,通过扎实细致工作,目前仅有1户尚未签订动迁协议。
近日,新区国门湾会展城项目正式落地开工,这个搁置多年的项目“起死回生”,也得益于他们科学精细的“钉钉子精神”。“每周一次的调度会我们都把投资方叫来参会,有什么问题当面提,随时协调解决。”新区管委会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一周一调度,规划、环保、土地、建设、消防等部门都参与其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些问题看似‘死结’,但要发展就不能回避或绕道走。”新区管委会认为,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要有科学精细的工作方法,狠抓督查落实,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一件事成一件事。截止到7月底,新区管委会确定的162项工作任务中,应完成的67项工作已完成63项,未完成的4项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