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湾穹顶处,骄阳下的黄骅综合大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昂首探向大海,来自南非的海角号货轮停靠岸边。位于河北沧州市渤海新区的黄骅港,一派繁忙。
早在1986年,沧州市就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但多年有海无港,使得这座古城成为实际上的沿海“内陆”城市。变化发生在2010年8月,黄骅综合大港建成通航,这座沿海开放城市迎来“新生”。
作为环渤海陆路运距最短的港口,黄骅综合大港一开港便受到青睐。在港口接卸货物的新华联合冶金集团采购部经理张良介绍说:“去年,集团自黄骅综合大港进口铁矿石2100万吨,其中2/3用于临近的中铁厂区,它距港口不足5公里,每吨运费只有5元,比起集团在邯郸的纵横厂区,每吨可节省运费50元,一年下来就能省下7亿元物流成本。”
新的发展,无疑要倚重沿海经济,而沿海经济本质是开放经济。作为河北省确定的沿海经济增长极,沧州渤海新区要实现沿海经济新突破,必须迅速补上对外开放这块短板。
硬件建设是基础,港口建设是基础的基础。2012年,沧州全面启动总投资54.9亿余元的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及配套工程,总投资37.6亿余元的20万吨级航道及配套工程建设。
借助20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综合港区口岸获批开放的有利时机,沧州渤海新区加快集装箱、液体化工、原油、矿石等专业码头群建设。立足独特区位,开通黄新欧国际班列和至东南亚直航航线,将港口业务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拓展,一大批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正在成为港口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制造商美国嘉吉公司,在黄骅综合大港投资6.5亿元建设了一个10万吨级粮油泊位,与之配套的投资5亿元年132万吨大豆加工和植物油精炼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近年来,渤海新区内修外联,先后与美、法、德、韩等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利用外资9.3亿美元,近五年外资投入平均增速达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