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发起了一个话题征集:我们当下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有哪些新的社交礼仪?当时这个征集是来源于同事的一个感叹:现如今要证明自己在笑,真的需要好努力喔……
以前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现在,“哈哈”跟“滚”的意思差不多,“哈哈哈”是“好无聊”,“哈哈哈哈”代表“敷衍笑一下”。你至少要笑到6、7个哈字才能表示是真的好笑,这变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交礼仪。
而好像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社交中,类似这样的“潜规则”还有很多。我们整理了大家发来的留言,总结成了《新世纪社交礼仪》,望周知~
符号和叠字,可能是送命题
1.如果跟你说话你回复“嗯”或者“哦”,那基本就要关掉对话框了,但如果是“嗯嗯”或“哦哦”,就感觉还会想跟你聊天。@幻羽
2.嗷嗷=噢噢>哦哦>哦。嗯嗯>恩恩>嗯。行嘛>行>行吧。好嘛>好吗>好么。@废物Five
3.反驳别人的时候加个
这一条真的可以说是生活的智慧了,我们示范一下: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4.如果是比较轻松的时候,一句话的末尾可以不加“。” 句号显得很生硬,可以选择用~、表情或者什么都不加来代替。
感受一下:“你在干嘛呀?”“在吃饭。有事吗。”
哈哈哈。友尽吧。
当然了也不要加太多感叹号!因为!会让人感觉!你情绪!很激动啊!害怕!!!波折号偶尔加一下还行~也不要加太多了吧~会显得太随风飘摇了~尤其是工作的时候~如果合作方一直给我加波折号~真的会很想打他呀~省略号也是一样的……每句话都加的话……感觉你这个人说话为什么……吞吞吐吐的……吞吞吐吐……哎呀……这词太污了……@神武鸡
让我们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结束谈话
5.“我去吃饭了/我去洗澡了”的意思是:这个话题聊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已经稍显尴尬了,在气氛攀登上尴尬高峰的前一刻我想刹个车,但这不代表我真的要去吃饭或洗澡喔,啾咪。
所以如果你发现我下午三点跟你说我要去吃饭了的时候,请你就放我一马不要继续追问:“吃这么早呀?”可以吗……@布鲁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