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栋4层的砖红色楼房,名叫“智库楼”。走进一楼大厅,墙壁上张贴着不少“上海论坛”历年活动的照片。“围绕全球发展和重大战略性议题,每年都会有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政府、企业、高校专家来参加论坛,最终形成‘上海政策建议书’‘亚洲道路’等学术咨政成果。”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怡说:“‘上海论坛’已成为高校学术交流、政策研究、成果转化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学生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4万多项,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高校成为中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高校如何打破学术与政策的壁垒?如何避免重复、做出特色?怎样建立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如何打破学术和政策的壁垒?政府与高校应形成高效互动
复杂社会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怎么解决?面对群体突发事件怎样处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为“城市病”问诊把脉,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备国家之所需,这应当是大学智库的职责所在。“但在过去,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基本就是两张皮,学者写的东西政府看不懂,政府要的东西学者写不出来。现在这样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两张皮’贴得还不够紧。”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张骥说。
“打造学术和政策的直通车,政府和高校就要形成一种高效互动的态势。”张骥说:“一方面,学者专家要主动把握国家战略新需求,要知道目前治国理政的困难在哪里,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政府要主动传导政策需求,向各高校智库征求意见、‘点菜’约稿。”
“智库不是为了研究政策而研究政策,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一个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具体问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认为:“高校智库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智库,主要在于高校智库应该以学术为基础。要把社会问题、政策难点与自己的学术兴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以学术服务国家治理。”
理想的智库研究,是集搞好学术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公共认知为一体的。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战略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