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旅在高海拔陌生地域开展全体系组网训练。王建英摄
盛夏,骤雨初歇,暮色深沉。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划破夜的宁静,西部战区陆军某信息保障旅机动通信二营官兵迎来转隶整编后的“首战”——赴某陌生地域紧急开设机动指挥所。
快速机动、布放线缆、架设天线、安装终端……一系列战术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考核组给出评定:“比规定时间提前10分钟完成,各要素指挥通联顺畅,系统运行正常,演练成绩为优秀!”
首战告捷的背后,是该旅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推进信息保障能力建设的艰辛探索。
今年上半年,该旅由9个不同类型的单位整编而成,这些单位中既有作战部队也有保障单位,既有科研团队也有勤务分队。
组建之初,该旅按照上级有关部署,积极促进力量整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旅党委深刻感到:作为一支由多种类型单位整编而成的部队,整合容易融合难!
该旅作训科参谋陈龙介绍,此次调整改革中,旅所属分队保障要素涉及重组整合,多个连队整建制转换职能任务,有相当比例的官兵面临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这些专业力量如果不能融合在一起,就会像瓶中的油和水——泾渭分明,无法产生‘化学反应’。”该旅旅长彭信平说,“作为新调整组建部队,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尽快适应转型要求,促进各要素之间的集成融合,尽快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四级军士长姚建庆已在卫星通信岗位干了13年,比武竞赛年年摘金夺银,急难险重任务次次完成出色,是大家公认的技术“大拿”。此次调整改革中,他所在连队装备换了个遍。姚建庆告诉记者,连队换装之初自己好几天没睡着,下定决心从零学起,一有空闲时间就跳上装备车,仔细研究每一个按钮、每一个指示灯、每一条线路,“连吃饭睡觉都抱着说明书”。
与姚建庆相比,上士谭建的转型更加“艰难”。以前一直是步兵的他,走上信息保障岗位之初很不适应,“宁愿去跑个五公里,也不想坐在装备车里操作按钮。”
“岗位分工是部队转型需要,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战斗员的样子!”经过指导员开导,谭建开始铆足劲钻研业务,对着英文词典查找每一个按键的功能,每天练习装备操作上百遍……一段时间后,他不仅能熟练操作装备,还能独立上岗值勤。
“作为信息保障旅的首届党委班子,我们必须拿出拓荒精神,带领官兵适应信息主导、联合制胜的大趋势,积极探索要素融合训练新路径,提升作战保障效益!”一名旅领导对记者说。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该旅加快转型步伐,他们将每周四定为“战备研讨日”,扎实组织开展实战背景下指挥所开通演练和全体系组网训练,把以往分散配置的要素席位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各要素指挥员练编组、练协同、练融合,使要素之间协调难、系统之间兼容难、数据之间共享难、体系全局统筹难等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潜心砺剑,锋芒初露。前不久,西部战区组织信息保障要素演练,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条条信息流直抵终端,官兵迅速依令而行,构设起集视频、传真、卫星通信于一体的全要素指挥网系。
“这标志着,靠临时抽组才能将各种信息保障要素聚拢的模式已成为历史,部队信息保障能力建设步入新阶段。”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杜 融 王建英 孙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