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原标题:过去3年,没卖1亩地,税收超千万企业由312家增加到513家;过去4年,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考核中民调均为第一名;过去5年,城区PM2.5平均下降26.9%—— 常州:产城融合找准绿色交汇点
3年前,当常州市对外宣布3年不卖地时,有人调侃,一边是建设生态绿城要钱,一边是断了土地财政,常州这是走入绝境了。有人预言,一批炒地企业要死,常州要完。极少有人预见到,会有一大批企业因之生、因之变、因之绿,而且是在绿中迅速壮大。更没人敢想象,这3年里,常州税收超千万企业由312家增加到513家。
但常州人自己想到了。常州创伟工具制造公司总经理恽华琪很自豪地给《经济日报》记者作分析:绿色发展是一条大路,明摆着嘛。而且小工具刃具用材料很少,加工过程完全环保,“我们就盯着这件事做下去,错得了么?一百年也错不了。”作为西夏墅镇工具协会会长,恽华琪和镇里一千多工厂负责人一样,坚信高技术含量、占地很少又不污染家乡的刃具业会大有前途也大有“钱途”。果然,市场和各种鼓励政策让这个专业工具小镇得到飞跃发展,几年间,数千台世界上最环保最精致小巧的刃具等加工中心,乘着绿色发展东风、乘坐远洋货轮来到这个花草河湖交织的小镇,进入同样精致小巧的产业园区,为手机电脑、航空航天等产业提供数千种类加工工具,“订单多得接不了。”此言不虚,记者走过的企业都是24小时开工满负荷运转。
常州枕长江而襟太湖、怀抱大运河。或许是水教会了常州人顺势而为,上世纪80年代,改革风起,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让这里与苏州、无锡一起成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但“村村点火、家家冒烟”也使常州的环境压力到了不能承受之重。
常州人早就意识到了问题也努力过,但环境问题终没能得到很大改变。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常州人再一次准确地看到大势并顺势而为,认识上自觉、行动上流畅地展开了生态绿城建设——城市绿化和产业绿化。
产业绿化,争做第一流。
常州人有办工厂做实业的精神基因,只要是国家新政策,在这里都会被理解为兴办工厂的天时。绿色发展理念这一“天时”,再一次激发了这种兴创实业的基因活力,仅仅四五年,这里就长出了石墨烯小镇、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建筑产业园等多个绿色产业园区和绿色产业集群。